第二个问题:中医叫辨阴阳,阴证还是阳证?
辨别证候,这个特别重要。如果不分清是三阴的外感?还是三阳的外感?就很麻烦。
郑钦安在《医理真传》中详细论述了阳虚证和阴虚证的辨证方法,为我们提供了明确的辨别阴阳的标准。
阳虚证阳虚证,其人必面色唇口青白,无神,目暝,倦卧,声低,息短,少气,懒言,身重,畏寒,口吐清水,饮食无味,舌清滑或黑润青白色、淡黄润滑色,满口津液,不思水饮,即饮亦喜热汤,二便自利、脉浮空、细微无力,自汗肢冷,爪甲青,腹痛囊缩,种种病形,皆是阳虚的真面。
阴虚证阴虚证,其人必面目、唇口红色,精神不倦,张目不眠,声高响亮,口臭气粗,身轻恶热,二便不利,口渴饮冷,舌苔干黄或黑黄,全无津液,芒刺满口,烦躁谵语或潮热盗汗,干渴无痰,饮水不休,六脉长大有力,种种病形皆是阴虚的真面目。
问怎样判断三阴证的外感呢?看面色形体瘦小、面容呈现一种衰弱无力的面容,倦怠的面容,一望色即可知道这是三阴病,不会有三阳证的表现。他只要有三阴病的体质基础,就决定了疾病朝哪个方向转化。看体质体质是弱的,平常消化不良的,就是太阴体质的人,他发病的时候即使是有太阳病,他也是太阴太阳合病。如果常年手脚都是凉的,消化不好,他就是个太阴与少阴的体质,即使烧到39度、40度,也是在这个体质下发的病。确定基本面有这样的最基本面,太阴与少阴的基本面,如果他无汗、恶寒、头痛,也是在这个基本面上发生的。这就是太阴与少阴为本,标是太阳。这就是六经辩证里面最主要的问题,把这个问题要是能抓住,辨别清楚,那治疗这个外感发热就会非常的得心应手。问如何断定三阳证的外感?看体质一看这个小孩长得很敦实,很壮实,肌肉摸起来都是很紧凑的,眼睛特别有神,此时基本上就是一个三阳病。看咽颊部再拿压舌板一看,扁桃体发红了,就知道,此为阳明病。如果此时还有外感的话,他一定不是一个单纯的阳明病。确定基本面阳明病有热,就是肠道有热,或者是阳明经有热,辨为太阳与阳明合病,或者是少阳与阳明合病,问题马上就解决了。要特殊注意的是:很多时候阴证和阳证可以同时存在。同样面对扁桃体肿大这个问题,在经方家的眼里是完全不一样的。如果身体很瘦弱的话,一看就脾虚,一个脾虚消化不好的小孩扁桃体发炎,就知道他是太阴为本,阳明为标,也有可能有太阳和少阳的问题。有的小孩身体瘦弱,特别是有的小孩有慢性肠胃病,长期的消化不良。这时候就要注意,长期的消化不良很有可能由是反复肺炎造成的,医院,医院输几天液,在这种情况下又经常的腹痛腹泻,然后在外面吃烤羊肉串、吃冰激凌,然后就发烧,也有扁桃体化脓的。此时的扁桃体化脓和阳明的热是假热,真正的是少阴的寒,此时千万不要把大量的精力浪费到解决假热去,一定要解决真寒,或者说解决假热是会影响解决真寒。所以在这个时候你用上清热的药,还不如不用。不要以为小孩就是纯阳之体,就不会阴证。来了以后不管是什么,柴胡、黄芩、银花、连翘、石膏、杏仁、炙麻黄、炙甘草,然后再加上焦三仙,焦四仙,大便干加上熟大黄,胃口不好加上炙甘草、白蔻仁,顶多放一片生姜,不否认这样的做法对有的小孩会有效,如果发烧退不下去就给点抗生素。这样的治疗完后的体质和经方家治疗后是不一样的。经方家治疗完以后小孩就活蹦乱跳的,治上几次小孩的体质就变过来。但是用那样的办法治完以后,很多问题就出来了,而且问题会越来越多,到了最后了,没有办法了金匮肾气丸主之,经常有这样的情况。未完待续敬请期待传递正能量,传播精华,融合新知,守正创新。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