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华商网
防疫政策调整后,很多家长都特别 1.儿童发热:
发热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常见症状,是机体免疫系统与病毒斗争的表现。一般来讲,如果患儿体温超过38.2℃,或者患儿有明显的全身不适,都需要口服退热药。高热时可以采用退热贴、降低室内温度等方法,让孩子躺下休息,多喝水。
用药建议:孩子仅有低热,出现鼻塞流鼻涕、轻微的咳嗽,精神状态也好,可以给孩子口服中成药小儿抗病毒糖浆,疏散风热,凉血解毒。如果孩子出现高热,体温38.2度,那么建议家长给孩子口服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2—6个月推荐使用对乙酰氨基酚,6个月以上两种药均可选用。4—6小时可重复,但原则上每24小时不超过4次。注意事项:退热药4-6小时可重复,但原则上每24小时不超过4次。0
2.咳嗽:
咳嗽是人体的保护性反射,它可以清除呼吸道的分泌物,排出病原菌,促进呼吸道感染的早日恢复,所以在感染早期咳嗽症状较轻时不用口服止咳药,呼吸道感染在热退后往往会有咳嗽加重的现象,这种情况以化痰为主。
用药建议:感染早期,咳嗽症状较轻可不用口服止咳药,呼吸道感染在热退后往往会咳嗽加重,这种情况以化痰为主,比如可以口服氨溴索。如果咳嗽很剧烈,已经影响到孩子睡眠,这种情况可以口服镇咳药。中成药儿童扁咽糖浆疏散风热、清热解毒,用于邪热所致的发热、咽痛等症状。
3.增强抵抗力
发热后期,孩子可能出现肠道功能紊乱、食欲下降。用药建议:建议准备双歧三联活菌、枯草杆菌二联活菌等益生菌。减少发热后期肠道的肠道功能紊乱、食欲下降。以及中成药小儿参芪颗粒(原健儿强身冲剂),能够补气扶正,用于脾气虚证所致的纳差、便溏,体倦乏力,多汗及体弱多病的儿童。
4.什么情况需要立即就医?
注意 华商报记者李琳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编辑: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