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为疫情的原因,身边的朋友碰到感冒、发热、嗓子疼、咳嗽都比较担心,所以近期接诊这样的患者比较多,有的通过服用中成药缓解了症状,有的通过汤药也很快得到恢复。试想,如果大家都能掌握简单的中药知识,自行解决一些日常的病症,还会出现如今紧张局面吗?初诊:年2月11日,患者,男,4岁主诉:早上起床两太阳穴处头痛,胃口差,精神差,稍怕冷,肚子痛,排便后缓解,大便稀,无流涕,无咳嗽,体温38.8℃辩证思路:舌质淡,苔白,太阳穴头痛,下利,胃口差,怕冷,太阳少阳合病拟方:小柴胡汤合葛根汤加生石膏柴胡,黄芩,姜半夏,炙甘草,党参,葛根,麻黄,桂枝,白芍,生石膏,生姜,大枣。二剂水煎服反馈:下午开始服药,傍晚体温恢复正常,开始有胃口。但大便仍稀,嘱咐不用服药了,可以用艾条灸神阙穴,温脾排寒。二诊:2月15日,经过两天艾灸,虽有缓解,但仍时有肚子隐痛,大便烂,一天一到两次,常有便意,但无排便,今天体温又开始升高,37.3℃左右,但精神好,胃口正常,要求服汤药。辩证思路:舌质淡红,苔薄白,发热,肚子时痛,大便烂,太阳太阴合病拟方:小建中汤桂枝,芍药,炙甘草,饴糖,生姜,大枣,一剂,水煎服。反馈:一付药后,体温恢复正常,肚子不再痛,大便正常,为巩固疗效,患者家长自行原方再服一付。按:患者早上出现头痛,怕冷,肚子痛,便稀,当时我考虑为肠胃型感冒,嘱咐其服用藿香正气口服液,但直至中午症状未见缓解,并开始发烧,患者家长比较担心要求服用汤药,在当时煮好药后,体温已升至接近40℃。当时考虑家长比较担心发热,且正处在非常时期,所以在患者没有表诉其有口干,烦躁等阳明热证时,为尽快退热,犹豫再三,仍使用生石膏。虽很快退热,但腹痛下利症状没得缓解,是否与生石膏有关,仍需不断学习总结。茶言观色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xiaoerfare.com/bbfr/5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