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龙汤证,通常会有烦躁和口渴,不是烦躁就是口渴,或者两个都有。
葛根汤证,胃肠道中没有津液升不起来,此时在小孩子背部的地方摸一摸,轻轻的摸一下,摸到枕部有一种僵硬的感觉,这就是葛根汤的指征。当脑脊髓膜炎的时候,无非是葛根汤的指征加重了。
当有腹痛外感的时候,也有这种情况,有点小孩摸过枕后脖子甚至背部都是疙里疙瘩的,这时用葛根汤。
摸的时候,这个动作很自然,孩子就在母亲的怀里坐着,和妈妈说来往前坐一坐,就把手伸到小孩的背部了,很自然地就拿你的手掌从腰骶部就推到背部颈后这个地方去了,其实就是帮着妈妈把孩子往直了坐一坐。这时候,小孩对你是没有防备的,若小孩有防备身体绷紧了,你就摸不出来他身体僵不僵了。
以上的情况是偏向于三阳证的处方技巧。
还有就是三阴证的处方也是很常用的。
比如属于三阴病的化脓性扁桃体炎,常见于体质弱一点的三阴病里面,用中药的效果很好。
在脾虚的小孩里面,输七八天液,即使烧退了,脓点也依然在。这个时候用中药之后把宿便一清理,并且在清理宿便的过程中用理中汤健脾,这样小孩的消化系统恢复得特别快,身体也就恢复得特别快,用完以后就活蹦乱跳了。
这是三阴的化扁常用治疗方案。还有的不是化扁,不是脓,是那种咽峡部的疱疹,一个一个的小疱疹。
开始看疱疹的周围是充血发红的,上面有一个疱疹白白的。这时一定要鉴别扁桃体周围是化脓?还是疱疹?
初起的时候容易鉴别,到了后面小孩要吃东西,或者疱疹时间久了就破溃了,破溃以后也会形成脓点,很多医生就把这种情况也当作化脓性扁桃体炎,或者他叫作化脓性扁桃体周围炎。他明明看到扁桃体上面没有脓,但是周围有一点点白色的东西他就把它命名为扁桃体周围炎,也用抗生素。
其实这种情况通常还是病毒性感染,化脓性扁桃体炎是细菌感染。疱疹咽峡部的疱疹,或者口腔牙龈上到处都会长疱疹,它是病毒引起黏膜上面的炎症,表现出来的就是疱疹,这个时候是没有抗生素的应用指征的。中医认为疱疹,是一种湿气、湿毒。
如果是有水气、水饮、水邪的时候,用麻黄、甘草、生姜,最多用附子,就能把水气散掉。如麻黄附子甘草汤,麻黄甘草汤,就是祛水气的最佳组合。它既能解表,又能祛水气。
如果疱疹亮晶晶的反倒不用怕,如果它是表实证,麻黄附子甘草汤加上石膏一用,就把水气解掉了。不需要画蛇添足用板蓝根,用不着。
如果疱疹颜色比较浊,这就是水气变成湿气了,变成湿气的时候,有两端:
一端是脾中有湿气了,就要化脾湿,把脾的湿气化掉,湿气化掉以后就没有来路,就好了。化脾湿就把白术换成苍术,一味苍术就把问题给解决了;
一端则是局部看上去这个疱疹很浊的时候,舌苔黄黄的很腻,加苍术半夏,加半夏的时候通常加点厚朴,就是白虎平胃散,平虎汤。
化了热,成了阳明证,但热,没有恶寒、手脚冰凉,就加上生石膏,苍术加上石膏是个白虎加术汤,就能退烧了。白虎加术汤是个治疗痹症的很好的方子,治疗湿痹,湿痹化热。咽喉局部有了湿热,这个湿气不能流动,集聚到这个地方,郁而化热,可以用它。
这里面有了石膏了,也有了化浊气的了,还有炙麻黄、桂枝、甘草、生姜、大枣,加上平虎汤就是个大青龙加平虎汤。生姜、甘草、大枣它是增强胃气的。
胃气不强的时候,它一个是虚弱,一个就是有湿气,如果虚寒就是附子理中,如果是有湿气,就有用平胃散的指征。
把一个一个小的组方当成配件,随时就可以用,拿一个最简单的东西去解决复杂的问题,这叫执简御繁。
未完待续敬请期待传递正能量,传播精华,融合新知,守正创新。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