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发热,家长容易关心则乱,第一反应就是赶紧给孩子吃退烧药,但退烧药可真不能乱吃。什么时候可以给孩子吃退烧药,如何选择合适的退烧药呢?接下来为大家科普一下。
什么时候考虑用退烧药?
首先,我们要知道退热的目的不仅是降低患儿体温,最主要的是缓解患儿因发热引起的不适,如睡眠不安、持续哭泣、烦躁、活动减少、胃口差等。
其次,我们要知道不是一发热就要作退热处理。一般孩子腋温小于38.5℃,且孩子精神状态良好,没有烦躁、精神委靡、昏睡不醒、呼吸急促等症状,很可能不需要退烧药。当小儿发热体温没有超过38.5℃时,家长可采用的非药物治疗处理:①将房间温度保持在最舒适的温度,不能过高或过低。②给孩子穿合适的衣物,不能太厚,也不要太单薄。穿纯棉透气的材质,当孩子退烧出汗时,能够足够吸汗。③鼓励宝宝多喝液体,以防止脱水和增加排尿量。④密切观察宝宝的体温和精神状态。勤测量体温,当体温高于38.5℃,或孩子精神状态转差时,考虑使用退烧药。
这里需要注意:关于38.5℃这个分界点其实并不是那么严格,这只是根据实际临床经验结果设定的分界点。因为如果发热持续过久或体温过高,可使体内调节功能失常,人体防御感染的能力下降,不利于疾病恢复。一般认为,当患儿体温超过38.5℃且出现明显不适时,需要采用退热药治疗。但是对于曾经发生过热性惊厥的宝宝来说,就不能等到38.5℃再用药了,一旦发现宝宝精神状态转差,甚至在体温38度左右时就应该及时用退烧药,以防止进一步发展。
如何选择退烧药?
在儿童退热药物的选择上,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是世界卫生组织仅推荐的两种退热药。
1.对乙酰氨基酚
每次服用按体重10~15mg/kg,通常24小时内最多服用4次,两次用药间隔时间不能小于4个小时。饭前、饭后服用都可以。这类药物退热作用温和,不良反应轻微,适用于3个月以上的孩子,但千万不过量使用,否则容易出现肝脏损伤。
2.布洛芬
我们一般不推荐小于6个月的婴儿使用布洛芬,因为6月龄以下的婴儿肾功能相对有限,使用布洛芬出现肾毒性的风险可能会增加。对于6月龄以上的儿童,布洛芬的单次剂量按体重5~10mg/kg,作用一般持续6-8小时,因此,布洛芬需间隔6~8小时才能服用,24小时内服用不超过4次,日最大剂量为40mg/kg,且一天总剂量不超过2.4g。饭后服用可以减轻药物对孩子胃肠道刺激。
布洛芬与对乙酰氨基酚相比,退热效应和作用持续时间均稍微增加,具有更明显的解热镇痛作用,因此,更适用于感染性疾病所致的高热。
两种药物的区别
类别
对乙酰氨基酚
布洛芬
适用年龄
3个月以上
6个月以上
用药剂量
每次给药10~15mg/kg
每次给药5~10mg/kg
用药时间
饭前或饭后服用均可
建议饭后服用
用药频次
每天不超过4次,间隔不少于4小时
每天不超过4次,间隔不少于6小时
退热效果
作用温和,不良反应轻微
作用稍微强一些,不良反应稍微多一些
选择情况
腋窝温度38.5℃或发烧伴随精神状态不好
高热时或者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效果不佳时考虑。
_这里需要提示家长:(1)不管是对乙酰氨基芬还是布洛芬,当它是混悬液剂型时,使用前,最好轻轻摇一摇瓶身,让药物混合均匀。因为混悬液有效成分容易沉淀在底部,出现上半部分药量不够的问题。摇匀时候,切记不要用力太猛,这样容易产生气泡,影响剂量准确性。(2)我们不建议家长自行将对乙酰氨基酚与布洛芬同时使用,也不建议将对乙酰氨基酚与布洛芬交替使用。这种用药,常出现家长给药错误或者混淆药量,造成儿童肝脏或肾脏的损伤。如果有特殊情况,需要这样使用,最好进一步咨询医生。(3)对于3个月以内的婴幼儿是否应用退热药,目前没有大规模的临床研究,不建议自行在家服药,出现发热时建议及时就医。
其他退热药
1.屁屁栓
退热屁屁栓并不比口服药物安全。有的家长觉得,退烧药不吃到肚子里就是安全的,喜欢给孩子使用退烧用的屁屁栓,而其成分就是布洛芬!也就是国内大家熟悉的美林。对于屁屁栓,一般我们塞入宝宝距肛门口约2cm,药物会通过直肠下静脉和肛门静脉进入髂内静脉,50%~70%的药物绕过肝,直接入体循环,在作用部位发挥药效之后还要通过血液循环送达肝脏被代谢灭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肝脏的解毒作用,那么两种给药方式是相同的代谢途径,也就是说,通过栓剂吸收进来的药物最终也需要肝脏代谢解毒。因此从安全性上讲,栓剂和口服的区别并不大。但是如果孩子无法口服,可以考虑屁屁栓。
2.退热贴
以小林退热贴为例,退热贴的原理是,通过胶状物质中的水份汽化,将热量带走,有助于散热。然而,退热贴的面积非常有限,对全身退热的作用并不大,还有可能引起宝宝过敏,一般也不推荐使用。
不建议用的退热药
儿童不建议使用阿司匹林、赖氨匹林、安乃近、尼美舒利退热。
1.阿司匹林退热作用较强,但副作用较大,主要包括胃肠道出血、血小板减少等,该药对儿童最严重的副作用是瑞氏综合征,该疾病的死亡率在30%左右。目前该药在儿科作为退热药已趋于淘汰,因此不推荐使用阿司匹林作为退热剂在儿童中应用。但该药在医生严格指导下,可以用于儿童川崎病的治疗。
2.赖氨匹林是阿司匹林和赖氨酸形成的复盐,同样的,不推荐作为退热剂在儿童中应用。
3.安乃近由于可引起外周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过敏性休克等严重不良反应。因此,也不推荐作为退热剂应用于儿童。
4.尼美舒利对中枢神经系统和肝脏造成损伤的案例时常出现。尼美舒利在国内上市的时间里,已发生数千例不良反应事件,甚至有数起死亡病例。年欧盟全面禁止尼美舒利在12岁以下儿童使用。在我国,尼美舒利也禁止用于12岁以下的儿童。
总结一下:孩子腋窝温度超过38.5℃,或者发烧时精神状态特别差,可以考虑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者布洛芬退烧。国外的药物也都是这两种成分,具体用法、用量还要区别对待。其它退烧药物或产品,一般不建议随意使用。
来源:健康传播
(点击图片了解研讨会详情)
点击“在看”,才能获取更多科普知识哦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