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啦!
本期开始,许尤佳育儿堂将在每期头条推送中推出全新的“读书答题”环节。
许教授每期给读者们出一道题,大家通过学习阅读刚刚上市的“许尤佳育儿丛书”(全10册),在书中找到正确答案。
后台回复“读书答题第x期+你的答案”,我们会按照后台显示的时间顺序,为答对的前5名送出超大惊喜福利:
无需抢号,直接获得一次许教授面诊机会!
1
读书答题第1期
本期题目:
立秋过后,宝宝秋季养护的重点有哪些?
A.润肺
B.大补
C.健脾
D.养肝
E.敛阳
快去答题,下期公布正确答案和名单哦!
▲
孩子发热如何判断处理,许教授有话说
“宝宝额头很热,是不是发烧了?”
许多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一摸到孩子的额头有点热,就担心是发烧了。时不时也会有新闻报道有孩子发烧“烧坏脑”,引发可怕后果,因此家长们对孩子发烧始终充满了恐惧。
但是,额头热就一定是发烧了吗?
发烧是儿科疾病中的常见现象,但它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孩子身体出现问题的一个信号。所以,识别孩子是否发烧,对于孩子其他疾病的诊断很有必要。
本期我们就来谈谈如何正确判断孩子是否发烧,以及怎么在家合理给孩子降温调护。
判断有没有发烧
温度、时间、表现,一个也不能少
作为许教授的优秀读者们,要切记:第一个要判断孩子是否发烧并采取处理措施的,是家长,不是医生。
家长首先要学会的,是正确量体温。仅靠用手摸孩子的额头感知温度并不准确,最好是等孩子相对安静的时候,使用体温计测量。
我建议电子体温计和水银体温计各备一支。电子体温计测量快,水银体温计测得准。
测温部位有:
口腔:舌下热窝(不建议学龄前儿童使用此方法,易出意外)
腋下:最常使用的测温方法。体温计放于腋窝深处,紧贴皮肤,屈臂夹紧体温计(测出温度需+0.5°C才为正常体温)
直肠:使用水银体温计要在体温计头部涂抹适量凡士林润滑,让孩子处在侧卧位,体温计插入肛门的深度为婴儿1.25厘米,幼儿2.5厘米,用后清水洗净并用酒精消毒(测出温度需-0.5°C才为正常体温,有腹泻症状不要使用)
正常的宝宝体温:36~37.5°C
一般来说,婴幼儿由于代谢和心率比成人快,体温会略高于成人。
测得直肠36.9~37.9°C,颈部或腋下36.0~37.4°C,或口腔36.7~37.7°C,都是正常的。
孩子的体温变化,从根本上来说是受自身新陈代谢调控的,直接的影响因素有活动量、情绪、时段、外界环境等。
例如,孩子玩得正嗨、哭得正凶、喝水过少等时候,体温都会升高,但不一定是发烧了。
异常的宝宝体温,分为以下五个等级:
体温过低:≦35°C:不常见,立刻送医。
低热:37.5~38°C:较常见,通常感冒会伴随着低热。
中热:38.1~39°C:最常见的孩子发烧温度。若高于38.5°C,可以服用退烧药。
高热:39.1~41°C:用药要谨慎,可吃儿童退烧药。
超高热:≧41°C:不常见,情况比较危险,存在“烧坏脑”的可能性,要立刻送医。
那如何区分孩子只是正常的体温变化,还是真的发烧了呢?
这就得看另一个重要维度——时间。
如果是发烧,孩子体温偏高的持续时间长,且无明显的降温趋势;如果仅仅是体温波动,一般体温高的时间不会很长,孩子的身体能够及时作出调整,回到正常体温。
除此之外,如果伴有头晕、恶心、食欲不振、情绪烦躁易哭闹、腹泻、乏力、怕冷、面色潮红或苍白等症状,基本可以认定为发烧。
误区释疑
一般来讲,发烧不会“烧坏脑”!
发热是人体自身对外来侵入“异物”(病原体)的一种保护反应,中医认为是正邪相争。体温升高本身不会对大脑造成直接伤害。
当然,机体会因为体温升高而出现一些如心动过速、肌肉酸痛等反应,也会对神经系统带来暂时的负面影响,会出现嗜睡或过度兴奋(如说胡话、高热惊厥)。
但这些伤害都是暂时的、功能性的,并不会造成器质性的损害。
因此,孩子发起烧来,家长先不必惊慌失措、手忙脚乱,平时掌握了正确的判断方法,关键时刻就能懂得如何应对。
应对宝宝发烧
物理降温优先
在临床上,给发热孩子的降温方法主要有两种: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
选择降温方法,要根据孩子的年龄、体质和发热程度来。
物理降温
如果孩子的体温没有达到38°C,建议先采用物理降温,而不是一发热就吃药。
头部冷敷
对低烧患儿降温效果较明显,对于高烧患儿亦可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效果有限。
冷敷的常用方法:
1、毛巾湿敷:将毛巾用凉水浸泡后敷在患儿的额头上,2~3分钟换一次;
2、冰袋冷敷:可以使用成品冰袋,或将冰块打碎压平装入布袋制成冰袋,外面包裹毛巾,绑在孩子的额头上、腹股沟上或放于腋窝下;
3、退热贴
温水擦浴
温水擦浴对低中度发烧的患儿,甚至是高烧患儿都有一定帮助。擦浴时要重点注意水温和部位。
1、用水:32~34°C的温水;
2、擦拭部位:全身擦浴,重点擦拭头部、腋下、腹股沟、肘窝、胭窝、手心、脚心等部位;
3、禁忌部位:对冷热刺激比较敏感,并有身体重要器官的胸部、腹部、颈后等部位,长皮疹的部位。
温水沐足/沐浴
精神状态较好的发烧宝宝,可以在27~30°C左右的温水中沐足或泡澡20~30分钟,还可以添加一些有助于退烧的药材,帮助宝宝快速散热。
风寒引起的发烧:可用荆芥穗、防风、藿香、生姜等药材煮水浸泡。
风热引起的发烧:可用香薷、薄荷,或加一些板蓝根。
注意:不能洗热水澡,否则会导致全身血管扩张、增加耗氧量,容易引起缺血缺氧,加重病情。
喝温水
“多喝热水”并不是废话!
孩子发烧时身体消耗多,体液补充不足的话很容易脱水,导致水电解质紊乱。
因此多喝温水能够补充体液,37°C左右的温水比较适宜。
另外,发烧还可能伴有一些呼吸道症状,比如咳嗽、嗓子难受等,多喝温水也会起到预防作用。
药物降温
如果孩子烧到38.5°C以上,可以服用美林、泰诺林等常用小儿退烧药。
但是,一般在一个病程中尽量只使用一种退烧药,服药间隔不要少于4~6小时。
尽量不要交替吃不同的退烧药,除非吃了一种退烧药后4小时之内又高烧起来,才可以换另一种。
注意:使用退烧药的同时,不能同时使用冰敷,以免影响孩子的汗液排出。
小儿推拿
多数小儿发热都是呼吸道疾病引起的,中医在治疗此类疾病引起的发烧时有效果不错的推拿法。
对付发热,特别推荐“清天河水”。这个“退烧王牌”手法对孩子外感发烧有较好的作用,而且操作方便,无副作用。
清天河水
推拿方法:用食、中二指指腹,蘸一点清水,从孩子的腕横纹推向肘横纹,称为清天河水。
推拿次数:1岁以下清次左右,1~3岁清~次,3岁以上可以清~0次。
建议操作3~5分钟后,休息5分钟再操作。视情况一天可操作1~3回。
通常在左手操作,体温较高时可以双手同时或交替操作。
发热期间怎么吃?
孩子发热的主要原因一般是感染,感染性的发热绝大多数可在1周内退热甚至痊愈,多数孩子要3~4天退热。
在这期间,让孩子清淡饮食,减少兴奋,1周就差不多可以痊愈了。
对发烧的孩子来说,往往直接的表现就是没胃口,胃肠功能很弱。饮食的总原则就是清淡。那具体该怎么吃呢?
1,发烧期间,孩子代谢加快,对营养和水分的消耗增加,所以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充足的能量食物。高热量、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是发热孩子的最佳选择。
2,孩子发烧,体内消化液的分泌减少,胃肠蠕动慢,消化功能减弱。因此,大补的食物、浓汤、大鱼大肉、鸡蛋等,要减少进食甚至不吃。
3,发热的孩子应该少食多餐,一天6~7次为宜。如果孩子食欲很差,不要强迫进食,也不要随意给孩子吃没吃过的食物,记得补充水分。
等到孩子病愈初期,依然要坚持少量多次原则,多吃新鲜水果和容易消化的软食,避免油腻、高糖食品,尽量选择孩子爱吃的东西。
如果孩子病愈一周内仍然食欲不振,就要考虑找医生检查。
许尤佳教授推荐
发热辅助食疗方
玉米胡萝卜羹
原料:玉米20g,胡萝卜20g,生粉少许,冰糖适量
做法:将玉米、胡萝卜捣烂,打成羹,可兑少许生粉,放一点冰糖调味。
素菜粥
原料:青菜20g,大米50g。
做法:青菜洗净,与大米共煲粥。
本期推送就到这里啦!
有任何问题,或者想进入家长群交流,都可以加许尤佳育儿堂的小助手的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xiaoerfare.com/bbfr/5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