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是最常见的儿童疾病之一,宝宝从小到大,都会有发烧的时候,4岁以下的宝宝在一年里,平均会发烧6~9次。
每当宝宝一发烧,相信很多父母都会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生怕烧坏医院。
其实,小宝宝发烧并不可怕,只要体温在38.5℃以下,医院,因为脑细胞所能耐受的高温极限,可能必须到41.7℃,细胞蛋白质才会因高温变质而造成不可恢复的损伤,也就是家长所担心的“烧坏脑子”。而不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发烧,体温都很少超过41℃。
常见发烧原因
由于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在气候突变、冷热失常及炎热的夏季,小儿冷热自我调节力弱,易为外邪所侵犯,邪正相争,营卫失和而引起发热,小儿发烧的原因有很多,常见发热大体可分为以下3大类:
1外在因素
小儿的体温受外在环境的影响,如天热时衣服穿太多、水喝太少、房间空气不流通等。
2内在因素
感冒、气管炎、喉咙发炎或其他感染性疾病。
3其他因素
如预防接种,包括接种麻疹、白喉、百口咳、破伤风等疫苗后的反应。
大多数发烧运用物理降温以及推拿方法就可以解决问题,医院排队的煎熬,避免交叉感染的危险。
家长要注意的是,对于上述第3种原因导致的发热,推拿仅做为辅助手段使用。下面我们来看看对于常见发烧,该如何通过推拿为宝宝退烧吧。
小儿外感发热之
风寒发热
主要症状是:
轻微发热、不出汗、鼻塞、流清鼻涕、不定时打喷嚏、舌苔白、面色苍白、小便颜色清淡
1平肝清肺次
肝穴位于食指指纹面,肺穴位于无名指指纹面。平肝清肺就是清肝经+清肺经,两穴同推。
使孩子掌心向上,一手握住孩子的中指,使孩子无名指、食指暴露于前,宝妈用另一手的拇指或中指由孩子无名指和食指指根向指尖同时直推次。(温馨提示:速度要轻快,一气呵成)
2清天河水-次
天河水位于前臂正中总筋至洪池(曲泽)成一直线。
用一只手握住孩子的手腕,使其掌心向上,然后用中指、食指指腹自孩子腕横纹推向肘横纹,直推-次,推的方向一定是从腕到肘,不可反向操作!
3两扇门30-50次
二扇门位于手掌背部中指两侧凹陷处
用拇指先掐后揉,称掐二扇门;
用一手食指、中指按揉,称揉二扇门;
以上2种兼有发汗解表的作用。
4拿风池次
风池位于颈后大筋的两旁与耳垂平行处。
用一手拇指、食指相对用力拿孩子风池。
5拿捏肩井10-20次
肩井位于大椎与肩峰连线的中点,肩部筋肉处。
用一手拇、食、中三指提拿该部位。
小儿外感发热之
风热发热
主要症状是:
发热重,微微出汗、鼻子流黄色鼻涕,嘴干口渴、头痛、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
1清天河水-次
天河水位于前臂正中总筋至洪池(曲泽)成一直线。
用一只手握住孩子的手腕,使其掌心向上,然后用中指、食指指腹自孩子腕横纹推向肘横纹,直推-次,推的方向一定是从腕到肘,不可反向操作!
2退六腑次
六腑位于前臂尺侧缘,肘腕之间的一条直线。
用一只手握住孩子的手腕,用另一只手的拇指或食、中指二指螺纹面从孩子的肘部下推至腕部。
3掐揉两扇门30-50次
二扇门位于手掌背部中指两侧凹陷处
用拇指先掐后揉,称掐二扇门;
用一手食指、中指按揉,称揉二扇门;
以上两种兼有发汗解表的作用。
4拿风池次
风池位于颈后大筋的两旁与耳垂平行处。(项肌两侧凹陷中,入发际0.5寸)
用一手拇指、食指相对用力拿孩子风池。(拿法刺激性较强,因此常与捏法配合,一般先捏后拿)
5拿捏肩井10-20次
肩井位于大椎与肩峰连线的中点,肩部筋肉处。
用一手拇、食、中三指提拿该部位。
6点揉涌泉30-50次
涌泉穴位于足底,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足底第2、3跖趾缝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用拇指指端揉30-50次。有滋阴退热、降逆止呕、理肠止泻的作用。
温馨小提示1、发热是身体与病邪的一种抗争反应。细菌病毒侵犯身体后,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升高体温,对抗病原体。
2、如果孩子发热38.5以上,建议先口服退烧药(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较安全),未退烧期间(口服退烧药大多30-60分钟起效),可采取小儿推拿或物理降温辅助退烧。
3、小儿发热推拿法注意事项:
推拿介质:凉水、稀释酒精(约30%)
力度:从重从快,哭闹发汗(适中,遍身微汗最好)
治疗原则:清热+发汗+补水+祛邪
小儿发热护脑,可以加推:开天门、推坎宫、运太阳、揉耳后高骨
手法做完后一般能使体温下降0.5-1度,注意汗出后避风及补充足够水。
4、发烧、感冒期间要吃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如汤、粥、羹等等,多喝水,多吃新鲜蔬果。
愿通过你的推拿
助宝宝早日脱离发热之苦
更多中医养生知识及健康咨询
尽情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xiaoerfare.com/bbfr/5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