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学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
浩浩风起波,他们是学校的优秀学子,于千百人中卓然而立。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期待他们未来的人生更加辉煌。获得国家奖学金是对他们实力的认可,也是对他们的殷切希望。希望其他的同学能像他们努力学习,做一个永不言败、志存高远的扬大人。
01
黄子烨
个人简介
黄子烨,男,汉族,年10月生,江苏常州人,共青团员,年9月始就读于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建筑学专业,现担任班级班长。曾获校长奖学金(一等奖);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建筑类建模二等奖、建筑类尺规绘图二等奖和建筑类团体二等奖、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三等奖、扬州大学田径运动会米栏第一名。
获奖感言
老师的关心、父母的陪伴、同学的支持、理想的激励,太多的理由阻止我停下脚步。
主要事迹
学习
大学三年的生活使他明白一个看似浅显,实则值得深思的问题:学习,从来不简单。大学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本的知识。自我管理的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实践的锻炼,都是学问。对他而言,创新,永远在路上。在老师的指导下,参与校科创项目及扬州市城市规划项目,同时积极参加国家级创新竞赛。依靠着坚定的信念,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之下完成了赛题。多次国家级竞赛获奖的经历,让他专业技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也让他认清自己需要提升的方向。
黄子烨建筑学大作业部分作品展示
国家级竞赛获奖
工作
工作,是奉献也是锻炼。从院学生会体育部,到公关部,在两年里策划了各类文体活动。从大二起,担任班长一职的他积极为同学们服务,协助老师完成各项工作,在大三学年成为建筑班班主任助理,利用丰富阅历帮助大学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并耐心解决他们的问题。虽然学生工作占据课余时间的一部分,但他收获了太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
生活
他热爱运动,在篮球场上,他挥洒汗水,洋溢青春;在校运会上,他蓄力后发,奋力超越,连续三年取得校米栏项目中第一名。他喜欢不断挑战自我,大一学年以高分通过英语四六级、大二学年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三等奖、大三学年参加雅思考试,获得7.0分的成绩。他也很爱旅行,到不同的地方走走看看,体会风土人情。大一暑假时,他参加了AFS丹麦文化交流活动,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走过了六个国家,体验了各种各样的文化,也结交了各种各样的朋友,这成为他人生中难忘的一段回忆。
获得证书展示
左右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师长点评
黄子烨同学学习态度端正,勤奋努力,成绩优异,甘于为同学奉献、为班级建设服务。在校期间,能很好的规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乐于挑战,敢于创新,多次在国家级学科竞赛中获奖,踊跃参加各项文体活动,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视野开阔,是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大学生。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
王晖老师
02
刘国强
个人简介
刘国强,男,汉族,年4月生,江苏徐州人,预备党员,年9月始就读于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建筑工程)专业,曾任院创新创业联合会主席助理、班主任助理等职务。曾获校长奖学金(一等奖)、国家励志奖学金、嘉春奖学金;第十一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基础力学实验”团体赛三等奖、第十届江苏省大学生力学竞赛(实验)个人特等奖、第十届江苏省大学生力学竞赛团体特等奖、江苏省大学生土木工程结构创新竞赛二等奖、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第十四届高等数学竞赛本科一级组三等奖;校三好学生、校优秀团员等荣誉。
获奖感言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主要事迹
大一学年刘国强便在学长学姐的建议下制定了精密的学习计划,始终坚守“知识就是力量”的原则,课堂与图书馆总有他刻苦的身影,正是这份坚持和努力,刘国强连续三年综合成绩位列班级第一,并且顺利通过英语四、六级,计算机二级等级考试,获得嘉春奖学金,校长奖学金(一等奖),校三好学生荣誉称号。
不仅如此,刘国强凭借着对力学的无限的热爱和刻苦的研究,在老师的指导和数月的训练下,深扎科研成果,最终取得了“全国力学竞赛团体三等奖”、“江苏省力学竞赛团体特等奖”、“江苏省力学竞赛个人特等奖”的好成绩。在其他专业方面也不断进行拓展,获得了江苏省大学生土木工程结构创新竞赛二等奖、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第十四届高等数学竞赛本科一级组三等奖。
左右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对待工作,他始终保持务实肯干、认真负责的态度,作为院BIM协会的会长,组织举办了院BIM建模大赛,努力在同学间推广BIM的相关知识,扩充同学们对于BIM技术的知识储备;作为新生的班主任助理,刘国强积极帮助新生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在班级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
师长点评
该生思想坚定,学习刻苦努力,成绩优秀,思维活跃,敢于创新,多次国省级比赛的获奖和科研论文的发表彰显了较强的科研能力,工作认真负责,待人真诚,乐于助人,是一名踏实勤奋的创新型人才,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
王晖老师
03
张丽宁
个人简介
张丽宁,女,汉族,年7月生,江苏江阴人,共青团员。年9月始就读于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后转入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现任班级组织委员。曾获校长奖学金(一等奖);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二等奖、第四届LSCAT杯江苏省翻译竞赛一等奖;校三好学生、校优秀团员等荣誉。在省级刊物《住宅与房地产》年3月刊、《经济研究导刊》年第25期各发表论文1篇。
获奖感言
想你所想,行所欲行,无问东西。
主要事迹
历练
我们每一天都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未来的路有很多条,但我们只能选择一条路,最美的时光在路上。张丽宁同学在大一下学期转专业至工程管理专业,转专业后的暑假课程补修,还没有完全从文科思维中跳脱出来的她,面对雨点般密集的课程,力学、制图、运筹学等等几门工科传统学科,像几座大山压在她的肩上,一向优秀的她不禁陷入怀疑和迷茫。
进阶
消沉是暂时的,挫折更加激发了她想要做好的决心,只有不断的走出舒适区,才能发现更多的可能性。大二学年开学之后,新室友的热情开朗消除了她的陌生感,新班级同学和班主任的友好关切让她倍感温馨。在学习上,她深知自己与其他同学之间存在的天然差距,加倍努力学习专业知识,阅读专业书籍,完成了从一开始的不适应,到取得专业第一的蜕变。
同时她还加入了班级同学主持的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在与队员共同努力、一起完善项目的过程中,她学习到了如何写好一份计划书,如何利用专业软件建模,更加了解到这个专业的魅力,又恢复了当时决定转专业时期待、憧憬的心情。他们还组队参加了“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等比赛,收获了不错的成绩。
获得证书展示
左右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感悟
不似试卷上的选择题,人生的选择从来不分什么对错,也没有人会给你批改,我们所有要做的,不是在遇到巨石的时候怀疑是不是此路不通,而是或绕过或搬走那块巨石继续前行,去实践去证明你的选择就是对的。选择本身没有那么重要,选择之后付出多少努力去实现你的期待才重要。
师长点评
该生踏实努力,刻苦勤奋,有明确的专业目标及规划,大二学年由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转至工程管理专业,思想上没有丝毫懈怠,行动上表现积极,能很快适应并保持优秀,主动参加学科竞赛和科研项目,富有挑战意识和创新能力,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综合素质全面。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
王晖老师
04
周小红
个人简介
周小红,男,汉族,年4月生,甘肃岷县人,中共预备党员。年9月始就读于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交通土建工程)专业,现任土交班团支书。曾获国家励志奖学金、扬州大学节能减排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校优秀团干部等荣誉,主持完成国家级大学生科创项目1项,分别在省级期刊《价值工程》年第期、《价值工程》年第期、《门窗》年第期上发表论文共计3篇。
获奖感言
凡心所向,素履可往,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主要事迹
厚积薄发,细水长流
“当一个人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保罗·柯察金的话语时常提醒着他,他暗暗下定决心,大学四年,要过的充实,少些遗憾,多些收获。在认真学习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他热衷于游走在各种专业论坛,积累了很多课堂上学习不到的知识。正是凭借扎实的专业积累和精心的准备,他作为第一主持人一举拿下国家级科创项目,并在指导老师的帮助和队员们的共同努力下,项目顺利结题,同时也在省级期刊发表多篇论文。他坚信,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凭着吹尽狂沙始到金的毅力,哪怕没有最终实现目标,也一定是最接近目标的那个人。
获得证书展示
左右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谦谦行之,兢兢践之
人生的课堂保罗万象,不仅仅要求我们学会做学问,更要学会做事、做人。三年的团支书经历在他的求学路上书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善于倾听,换位思考,主动服务,是他的标签;抱团学习小组、包饺子比赛、元旦晚会,一系列班团活动的成功举办增强了班级了的凝聚力。他还主动参加扬州大学牛津团,积极参与很多微公益活动,如军训服募捐、汉服义演、福利院探望等。他相信爱心终将积土成山聚沙成塔,通过一群群年轻人的推动,将不断传承下去。
师长点评
周小红同学思维开阔,勤奋踏实,成绩优异,能扎实掌握专业知识,主持国家级大学生科创项目并顺利结题,发表多篇论文,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作为学生干部,工作负责,团结同学,组织协调能力强。平时热心公益,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具有“肯干、实干、能干”的吃苦精神,是一名全面发展、品学兼优的学生。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
王晖老师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既然目标是地平线,那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愿每一份付出都会结出硕果!每一个理想插上翅膀都会翱翔!每一个青春因为奋斗都会变得更加精彩!
排版:郭翔宇吴至锦
文案: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
审核:高福营
欢迎投稿至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