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指体温的异常增高,是小儿常见症状。孩子一发烧,家长就紧张。孩子有时高烧不退,家长尤更担心,“发烧会不会把孩子烧傻了,会不会烧坏脑子?”首先,发热不是坏事,是一场人体的自卫战,体温升高有利于致病微生物的清除,是机体在对抗细菌或病毒感染,也可提高人体的炎症反应,提升免疫力。
人为什么会发烧?
发烧,医学术语叫发热,是临床上很常见的一种症状。发热本身并不是一种疾病,它只是由疾病引起的一种症状。发热分为被动发热和主动发热,被动发热是外来直接原因导致的发热,如中暑。主动发热,临床多见为呼吸道、消化道外来病毒、细菌等侵入人体后,自身免疫力通过升高体温杀灭细菌病毒,是人体的自我保护。
很多家长在孩子发烧时,总是感觉手足无措,往往会因为过于担心,采取不当的处理方式,从而导致孩子病情加重。以下这两种退烧方法一定不要给孩子用:
1.捂汗退烧:很多家长认为发烧捂一捂、出出汗就好了,但这是错误的!如果一味地捂汗,孩子的体温散不出去,那么他的体温更容易在短期内达到高热或者超高热的状态(40℃~42℃)!有一部分孩子可能会因为温度过高导致脱水或高热惊厥,1岁以内的孩子更有捂热综合征的危险:缺氧、高热、大汗、脱水、抽搐、昏迷和呼吸循环衰竭,严重时致死。因为捂汗退烧而造成的悲剧,也时常有见。正确做法是将室温控制在25、26℃的情况下,让孩子穿薄单衣,尽快散热。
2.酒精退烧:还有家长用酒精给孩子擦拭身体,认为可以退烧,这也是错误的!酒精在人体皮肤上挥发的速度非常快,带走的热量也更多,大面积使用,反而会让孩子出现寒颤。另外,幼儿的皮肤也非常稚嫩,角质层薄,黏膜血管丰富,酒精很容易透过皮肤被吸收,从而导致孩子酒精中毒。
孩子发烧,家长该如何正确护理?
1.如果孩子表现出头疼、四肢疼、浑身难受、食欲不振等问题,腋下温度超过38度时,采用科学的手段,对其进行一些退热的处理。目前,推荐的儿童退热药就有布洛芬(美林)和对乙酰氨基酚(泰诺林)两种。括号内是商品名,推荐这两种,因为是液体制剂,孩子比较容易接受,如果孩子不能口服,还有一种栓剂,就是肛门用药的,是对乙酰氨基酚栓剂。这两种安全性和退热效果都比较好,但要注意的是,用药一定要遵医嘱,必须根据孩子的年龄、体重来确定药物的剂量。
2.除了服用退烧药,也可以用物理降温的方式。目前,温水浴是被认为的最好的物理降温方式,也就是洗个热水澡。一般来说,水温不要超过37度,和人体体温相近。让孩子坐在水中,这比躺着舒服。然后,用干净的毛巾或海绵,蘸水擦拭孩子的的躯干,手臂和腿。水会蒸发并降低体温。保持室温24度左右,并继续擦拭孩子,直到体温降到可接受的水平(下降1-2度即可)。同时,在孩子洗过热水澡后,家长要及时帮孩子擦干身上的水珠,注意保暖,以免着凉。在体温上升期,孩子寒战时不要使用!
3.休息:孩子发热后,保证足够的休息,但是不要强迫孩子睡觉,按孩子的需要来,在家里面散步是没有问题的。
4.饮水:适量饮水(开水、果汁、补液盐,随孩子喜欢喝)对降温有帮助,但是不要过量饮水,如果孩子能保证足够的尿量就可以啦(小的宝宝4-6小时、大的宝宝6-8小时内有小便是正常的)。
孩子发烧后要重点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xiaoerfare.com/xefr/8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