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小儿发热 > 小儿发热 > 正文 > 正文

夏天小儿发烧方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10/5 11:45:19

已经进入夏天,最近小儿发烧多见,且多伴有咽喉红肿疼痛。此病我大体分为两种证型。

其一,若苔不黄不厚,其病机当为“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此为表里三焦郁火,当辛凉宣透,解毒逐秽。我喜用升降散与银翘散合方,既可轻宣上焦郁热,又能降火退烧。药量不大,却可一剂而愈,所谓“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此之谓也。

其方:金银花5,连翘5,淡竹叶5,荆芥5,牛蒡子5,淡豆豉10,薄荷3,生甘草5,桔梗5,芦根30,姜黄5,僵蚕5,制大黄5,蝉蜕5。(单位皆为克)

注:此方亦可用于小儿发烧而无咽喉红肿疼痛者。

其二,若苔厚腻而发烧,则为湿热内滞,当用达原饮合升降散。分析其病机:邪在膜原,湿与热结,形成阻遏之势。二方合用,既可开达膜原,辟秽化浊,又擅辛凉解表,可使秽浊得化,热毒得清。

当代中医大家任继学教授曾分析非典病因,建议采用升降散合达原饮为基础方,根据临床实际辨证加减治疗。凡夏天发烧,苔黄厚腻者,多属邪伏膜原或暑湿郁阻少阳,用此两方合方,相得益彰。

其方:槟榔6,厚朴6,草果6,知母10,白芍10,黄芩10,生甘草6,僵蚕6,姜黄6,蝉蜕6,生大黄6,生姜三片。

注:小儿正气旺,受邪发病,往往一拨即愈,故治小儿病时,用方当灵动。用方一两付,若效果不显,需马上停药换方。

以上所提供的药方只是为了交流。若临床治病,建议四诊合参,辨证用方,不建议滥抄滥用,以免耽误了病情。

再者,小儿的药大火只煮一次,大概余一碗水,随时温服。若烧退则止服,不必尽剂。

若能配合针刺,疗效更高。可针大椎、四关。或点刺耳尖出血一两滴。若咽喉红肿疼痛,则加商阳点刺出血。

小儿发烧,原因很多,处方亦当随证而施。我临床治小儿发烧,多用经方,但亦不避时方及温病方。我的思路及用方多写在《选择中医》一书中,另外,我的新浪微博和博客里亦有大量相关资料。可供读者参考。

董洪涛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xiaoerfare.com/xefr/60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小儿发热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