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小儿发热 > 小儿发热 > 正文 > 正文

小儿推拿手法合集,ldquo推rd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9/17 21:05:56
六一儿童节快到了,今天为大家整理了常用的小儿推拿手法合集,帮助大家轻松搞定孩子的常见病。对孩子们来说,这也算是一份不错的健康礼物噢!小儿风寒感冒的穴位按摩风寒感冒:症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四肢关节酸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咳痰清稀,舌质淡,苔薄、白。常用手法:①重推三关穴次。②揉外劳宫次。穴位:外劳宫(外劳)位置:手背中央与内劳宫相对处。操作:用拇指或中指端揉之,约揉50~次。主治:风寒感冒,腹痛,腹胀,腹泻,肠鸣等。③双手提拿肩井穴部位肌肉5~7次。穴位:肩井位置:在大椎与肩峰连线中点,肩部筋肉处。操作:用两手拇指与食指相对用力捏拿肩上大筋,称拿肩井,约捏拿5~10次。主治:感冒,惊厥,肩背部疼痛。④用食、中指揉二扇门50次,揉时要稍用力,速度宜快。穴位:二扇门位置:在手背中指根两侧凹陷中。操作:用两拇指甲掐揉之,掐5~10次,揉~次。主治:惊风,昏厥,身热无汗。小儿风热感冒的穴位按摩症见发热重,微恶风或恶寒,咽痛,口干,有汗,面赤,鼻塞,流黄涕,咳嗽痰黄,舌边尖红,苔薄黄。1、清肺经次,清天河水次。穴位:肺经(肺金)位置:无名指掌面。操作:①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次。②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次。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穴位:天河水位置: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至肘横纹呈一直线。操作:用食、中二指腹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见上图。约推~次。主治:发热,烦躁不安,口渴,口舌生疮,惊风等一切热证。2、按揉大椎穴1~3分钟。穴位:大椎位置:在第7颈椎与第1胸椎棘突之间。操作:以中指端按揉,或用拇指与食、中、无名等指作对称用力,捏挤大椎。按揉约~次,捏挤10~15次。3、以掌横擦骶尾部,以透热为度。4、拿肩井3~5次。穴位:肩井位置:在大椎与肩峰连线中点,肩部筋肉处。操作:用两手拇指与食指相对用力捏拿肩上大筋,称拿肩井,约捏拿5~10次。主治:感冒,惊厥,肩背部疼痛。5、咳嗽痰多者,加按揉天突、丰隆穴各1分钟,推小横纹次,推膻中次。穴位:天突位置:胸骨上窝正中。操作:用拇指或中指按揉。约15~30次。主治:咳嗽气喘,胸闷,恶心,呕吐等。穴位:丰隆位置:外踝上8寸,胫骨前缘外侧1.5寸,胫腓骨之间。操作:用拇指或中指端揉之。约1~3分钟。主治:痰多,气喘,胸闷等。穴位:小横纹位置:在掌面小指根下掌纹尺侧头。操作:用拇指或中指端按揉,见上图。约揉~次。主治:气管炎,百日咳,肺炎等。穴位:膻中位置:两乳头连线之中点。操作:分揉法和推法,揉用中指端按揉,约揉50~次;推用双手拇指腹自膻中穴向外分推,约50~次。主治:胸闷,咳喘、吐逆,心悸等。6、高热惊厥者,加清肺经次,清心经次,推涌泉次,清天河水次。穴位:心经(心火)位置:中指掌面。操作:①补心经:在小儿中指面作旋推,见中图,约补~次。②清心经:指尖向指根直推,见下图,清~次。主治:高热神昏,烦躁,夜啼,口舌生疮,小便短赤等。穴位:涌泉位置:足掌心前1/3与2/3交界处。操作:用拇指腹自足跟推向足尖,称推涌泉。见右图,推~次。用拇指端在穴位上按揉,称揉涌泉,见左图。揉30~50次。主治:发热,呕吐,腹泻,五心烦热。小儿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的穴位按摩1、食欲不振者,加揉板门次,摩中脘3分钟,按揉足三里穴1分钟穴位:板门位置:手掌大鱼际部。操作:用拇指端在大鱼际中点按揉,约揉~次。主治:食欲不振,四肢乏力,积滞,阻泻,腹胀等。穴位:中脘位置:脐上4寸(胸骨下端至脐连线之中点)。操作:①揉中脘法:用指端或掌根在穴上揉,约揉2~5分钟。②摩中脘法:用掌心或四指摩中脘,约5~10分钟。主治:泄泻,呕吐,腹痛,腹胀,食欲不振等。穴位:足三里位置: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操作:用拇指端按揉。约1~3分钟。主治:腹胀,腹痛,食欲不振,泄泻,便秘,四肢无力等。随证加减如流鼻涕、咽痛等症状重者,常用手法加①点揉风池穴1分钟。②按揉曲池、合谷穴各1分钟。穴位:虎口(合谷)位置:拇、食两指之间凹陷中,第2掌骨之中点边缘处。操作:用拇指按揉或拇、食二指对称拿之。约拿3~5次,揉~次。主治:风寒感冒,口眼歪斜,牙痛等。③多揉太阳穴。穴位:太阳位置:在两眉梢后凹陷处。有左为太阳,右为太阴之说。操作:两拇指或两中指端分别在左右两太阳穴上揉动。向前揉为补,向耳后揉为泻。揉30次。主治:外感发热,头痛,头晕。如高热者,常用手法加①清天河水次,清肺经次。②直推脊柱5~10次。穴位:脊柱位置:大椎至尾椎成一直线。操作:用食、中二指腹或掌根自上向下直推,称推脊柱,约推~次。主治:脱肛,便秘,泄泻等。③搓擦涌泉次。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者,常用手法加补脾经次,推三关次。穴位:脾经(脾土)位置:拇指桡侧面。操作:①补脾经:使患儿拇指微屈,操作者以拇指面沿患儿拇指桡侧缘向掌根直推,见中图。②清脾经:在小儿拇指面上直推,见下图。约推~次。主治:消化不良,腹泻,呕吐,疳积,四肢无力等。穴位:三关位置:在前臂桡侧,自腕横纹至肘横纹成一条直线。操作:用拇指或食、中二指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约推~次。按揉中脘、足三里穴各1分钟。穴位:中脘位置:脐上4寸(胸骨下端至脐连线之中点)。操作:①揉中脘法:用指端或掌根在穴上揉,约揉2~5分钟。②摩中脘法:用掌心或四指摩中脘,约5~10分钟。主治:泄泻,呕吐,腹痛,腹胀,食欲不振等。小儿推拿的注意事项

1、按摩时要使用按摩介质。使用介质后,按摩会顺滑很多,不会磨破宝宝的皮肤,就用家里最常用的不会引起宝宝过敏的介质就好,家里的婴儿润肤油、按摩油、婴儿橄榄油都可以。

2、妈妈要修剪指甲,以免划伤宝宝。要搓热双手。

3、室温要合适。按摩时室温最好控制在20到26度。以宝宝不受凉舒适为宜。

4、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来说,如果是日常的保健按摩,10-20分钟就足够了。可以早上和晚上会更加轻松。宝宝生病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定。

5、按摩时不宜过饱或者饥饿。哺乳时和之后的一个小时内不做推拿,清晨起床按摩是可以的。

6、宝宝皮肤破损、感染、过敏的部位不做按摩。

7、按摩一般先仰卧位再俯卧位。

8、手法宜轻不宜重,小儿推拿要求手法均匀,力度柔和,平稳深透。

由于小儿的体质不同,病情变化比较复杂,故小儿推拿必须结合时令、气候和症候表现的差异加以辨别和处理。最后预祝孩子们,健康快乐!

木然课堂招募中,点击下方了解详情↓↓↓

第51批会员名,招募中..

加入我们,了解更多专业知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xiaoerfare.com/xefr/59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小儿发热版权所有



    2025-05-23 星期五 07: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