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流高发季,家长莫恐慌!儿童如何防治?近期,甲流进入了高发季,不少家长担心不已:孩子的小伙伴发烧感冒了,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孩子发烧、嗓子疼该吃什么药?
甲流小流行目前已上热搜,本来甲流高发期是冬季11-12月,平时是低水平流行。但去年冬天孩子居家学习,没有传染的环境,流感疫苗接种水平不如往年。今年2月中旬开学后,小朋友在一起学习、玩耍的时间增加,甲流这个狡猾的病毒就乘虚而入,不少小朋友纷纷中招,在发热患者中,甲流感染占居高位,因甲流有一定的传染性,也属于传染病。
如何预防感染,我给家长们以下建议:
①注意保暖。虽然春姑娘来了,中午气温升至10度以上,但早晚还是偏凉,不要过早减少衣物。这个季节还是可以穿羽绒服、棉袄,活动热了再脱外套,以免孩子遭受风邪和受凉,免疫力下降,给各种病毒、细菌可乘之机。
②注意防护。戴口罩、勤洗手是防护的重要法宝。口罩可以有效防止飞沫传播。阻断传播途径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方法之一。流水洗手可以洗掉大量病毒细菌,减少传染源也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方式。
③增加营养。让孩子一日三餐营养搭配,适当增加优质蛋白,如肉、蛋、奶。多食用一些富含维C的水果,如橘子、弥猴桃、草莓、柠檬等。最近少给孩子吃太过温燥的食物,如大量牛羊肉、狗肉、韭菜、大枣、桂圆、榴莲等,以免产生内热,增加感染风险。
④注意休息。保证孩子的睡眠时长,中小学生不少于7一9小时。家校合作,适当减少作业量,避免熬夜赶作业。充足的睡眠也是一剂免疫力良方,夜晚睡得香,白天自然精力充沛,活力满满,气血通达。
⑤适当锻炼。春天到了,让孩子们多沐浴阳光,在阳光下奔跑、跳跃,可以提前孩子免疫力。研究表明运动可使中性粒细胞升高,可增强自然杀伤细胞、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活力,而这些细胞能吞噬身体入侵的病毒。中医常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肌体卫外防御能力增强,能够抵御各种致病病毒和细菌入侵。
⑥多饮水,畅大便。每天保证饮水量,尤其是有呼吸症状的儿童,多喝水,促进体内代谢,加速体内排毒,补充体液丢失。肺与大肠相表里,保证大便通畅,也可以清肺火,防治呼道疾病的发生。
发热后如何用药?
①甲流具有传染性,如果孩子有发热、咳嗽等症状,给孩子请假居家休息,做好一定隔离措施。
②如果高烧不退、面色青白、手足心凉、胃口太差或有基础疾病应及时就诊。
③注意补液,发热出汗会带走大量水份,在出现明显口干唇裂之前就要让孩子多喝水。也可以鲜榨橙汁兑水、或者自制柠檬蜂蜜水给孩子喝,不仅补液,还补维C。
④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预防时应增加营养,但真正感染正在发热时,反而饮食要清淡些,俗话说鱼生火、肉生痰,大鱼大肉会增加内热。患儿胃口变差,像小米粥、青菜蛋汤更容易接受。
⑤中药退热,中药吃上1小付一般就退热了,并且一人一方还兼顾脾胃。如果不爱喝汤药,中成药的选择也不少,如流涕鼻塞周身酸痛证,属风热袭表,可用小儿枳翘清热颗粒、抗病毒口服液等;证属风寒袭表可用小儿感冒颗粒等;伴发热可同服清开灵口服液、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小儿热速清颗粒等;伴剧烈咽痛可加服蒲地蓝口服液、金振口服液、金莲花颗粒等;伴剧烈咳嗽可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蜜炼川贝枇杷膏、小儿止咳化痰颗粒、小儿止咳糖浆等。另外,像后背刮痧、小儿捏脊、手臂清天河水推拿、手心运内八卦、推拿、指尖放血等治疗对患儿也十分有效。
甲流患者可以自行服用奥司他韦吗?医生建议,奥司他韦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确实是甲流的预防和治疗药物,但奥司他韦这类抗病毒药物属于处方药,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不宜自行服用。盲目用药不仅无效,还可能引起药物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