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小儿发热 > 发热原因 > 正文 > 正文

ldquo才汇江海智创南通rdq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9/9 12:58:38
四川白癜风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594528.html
-10-09(周三)

“才汇江海智创南通”南通名企赴扬州大学招聘会

招聘地点:扬州大学扬子津校区文体馆智慧就业招聘大厅

招聘时间:14:00

下面是详情介绍南通欢迎您

南通,地处长江三角洲北部,东抵黄海,南望长江,集“黄金海岸”与“黄金水道”优势于一身。全市陆域面积平方公里,海域面积平方公里,户籍人口万人,辖4市4区1县,享有“江海门户”、“扬子第一窗口”美誉,是中国首批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亿元,经济总量列全国大中城市第19位、地级市第7位,成为长三角最具发展活力和投资潜力、最适宜人居的城市之一,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首批健康中国年度标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等荣誉。

南通地处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交汇点,是江苏扬子江城市群建设的重要节点城市和上海大都市圈重要一员。近年来,南通抢抓长三角一体化等多重国家战略纵深推进的机遇,加快跨江融合、接轨上海步伐,推动高质量发展。南通城市气质独特,宜居宜业宜游,畅享舒适惬意生活,江风海韵、诗意生活成为城市鲜明标识。南通交通网络完善,高效互联互通彰显门户枢纽优势,南通新机场全面接轨上海,将成为上海国际航空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沪通铁路和北沿江高铁,也将直达上海融入上海一小时经济圈;国家级通州湾出海口将建设成为长三角港口群核心枢纽。

南通产业基础厚实,推进转型升级带来广阔合作空间。年,新开工1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个,“3+3”重点产业产值增长13.7%,“两新”产业产值分别增长16.8%和12.9%,获评全国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城市。南通现有6个国家级开发开放平台,9个省级开发区、15个跨国跨江合作园区布阵沿江沿海,成为承载重大产业、集聚高端人才的重要平台。南通中央创新区加速形成,正积极构建领军企业、科研院所、高端人才、科技金融、专业服务、创新文化“六位一体“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将成为南通未来的创新功能核。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使南通迎来了百年未有的新机遇,给南通开拓了参与全球资源配置的新境界,让南通站上了国家区域协调发展大布局的新风口。南通,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需要人才,也更能成就人才,这片前景壮阔的热土期盼着人才的喷薄涌流。南通,期待您的加入,与您携手共创辉煌未来!

海纳百川安居乐业

海安地处江苏中部,位于南通、盐城、泰州三市交界处。全市总面积平方公里,总人口94万,下辖10个区镇,含1个国家级开发区,1个省级高新区,1个省级商贸物流园,1个老坝港滨海新区。海安是江苏省直辖、南通代管的县级市,是全国知名的教育之乡、装备制造之乡、纺织之乡、茧丝绸之乡、建筑之乡。在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榜、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榜、创新能力中小城市50强榜排名中分别列第28位、第7位、第5位。在全国工业百强县(市)排名中列第26位。

海安交通区位优势明显。作为江苏省政府确定的省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海安境内有两条高速、三条国道、四条省道、三条铁路、两条高等级航道。随着沪通铁路的加快建设,海安到达上海的时间缩短为1小时。

海安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六千年厚重的历史,辉煌的青墩文明,造就了海安人钢一般的坚韧、水一般的柔情;秀美的里下河风情、迷人的南黄海风光,渲染了多姿多彩的海安文化。这里是花鼓之乡、教育之乡、民间艺术之乡。

海安产业发展特色鲜明。海安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核心,致力推动产业集群发展、链式发展,全力打造时尚锦纶、现代纺织、新材料、装备制造四大主导产业和机器人、节能环保、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配件)、航天航空及智能装备四大新兴产业,形成了四大新兴产业、四大主导产业以及生物医药、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等“4+4+N“的特色产业集群。

海安科技创新氛围浓厚。海安全力打造“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金相结合”的创新体系。通过深入开展“创新创业在海安”“中科院专家走进海安”“机关部门服务企业科技行”等活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年,海安成为江苏省科技创新体制综合改革两个县级试点城市之一,成功获批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年,海安获批建设首批国家创新型县(市)。

海安人才综合实力强劲。海安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人才综合实力不断攀升,连续四年入选江苏省人才工作先进县(市),年县域人才综合竞争力跃居全省第五。年,海安发布“人才新政40条”,对来海安创新创业的高层次人才给予启动资金、创业场所、贷款贴息、人才金融、生活补贴等全方位支持。

海安生态环境宜居宜业。海安东临黄海,南望长江,是苏中水陆交通要冲,气候宜人,河道成网,物产丰富,是长江以北首家国家生态县(市),也是全国绿化模范县(市)。社会和谐稳定,被评为全国法治创建工作先进县(市)、江苏省法治建设示范县(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市),社会公众安全感和法治环境满意率全省前列,连续14年荣膺省“平安县(市)”称号。

长寿胜地无忧如皋

如皋,地处长三角经济圈核心区,滨江临海、紧邻上海。拥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核心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保税物流中心和省级高新区,位居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第24位,是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国家生态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素有“江苏历史文化名城、中国花木盆景之都、世界长寿养生福地”的美誉。

1.交通之美,人才出行无忧

如皋境内12个高速道口、3个高铁站点正在建成,1小时通勤圈内覆盖周边6座机场,预计未来五年内,经由沪通高铁,从如皋港可以40分钟抵达上海,经由盐通高铁,从如皋南站,亦可以在40分钟内抵达上海,如皋全境可在1小时左右抵达上海,如皋进入上海一级经济辐射圈的区位优势日益彰显。

2.文化之美,人才育儿无忧

外圆内方的内外城河,形似古钱,沿途古迹成串;清代徽派园林孤本水绘园,爱情佳话千古传颂;隋代建筑定慧寺,为中华寺庙一绝;全国第一所公立师范如皋师范学堂,儒风世代绵延;现代教育优势传承,普通高考本一上线率南通第一。

3.长寿之美,人才健康无忧

如皋花木种植面积20多万亩,林木覆盖率达25%。如皋盆景以其“云头、雨足、美人腰”独特造型在中国盆景七大流派中别具一格。如皋还是唯一地处经济发达地区、平原地带的世界长寿乡,目前拥有百岁老人位。

4.烹调之美,人才饮食无忧

白蒲茶干、如皋董糖、林梓潮糕均为年前的历史美食,乾隆帝更为白蒲茶干御笔题字“只此一家”;如皋黄酒、如皋香堂芋、如皋白萝卜、如皋黑塌菜均为如皋标志性土特产;还有如皋烧饼、蟹黄包等特色小吃遍布如皋的大街小巷。

5.产业之美,人才图志无忧

如皋初步形成“3+3+4“的现代产业体系,即以“船舶海工、新材料、高端纺织”为代表的支柱产业,以“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电子信息”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和以“大物流、大旅游、大数据、大健康”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产业。重点打造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现代物流和临港产业2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新材料、高端纺织、智能电网、电子信息、软件与信息服务和氢能6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如意之州东阁待闲

如东县位于南通市东北部,于年建县,全县陆域面积平方公里,海岸线公里,滩涂万亩,海域平方公里。户籍人口.79万人,常住人口98.03万人,下辖12个镇、3个街道,个村(居委会),是全国著名的海鲜之乡、教育之乡、长寿之乡、绿色能源之城。走出了17名少将以上军官以及管惟炎、黄先祥、胡济民、蔡美峰等一批两院院士。近年来,已形成新能源、新材料、生物与新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智能通讯及电网装备等若干产值规模百亿级的特色产业板块和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同比增长7.5%;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7.6亿元,同比增长3.6%;获评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荣获“国家卫生县城”“江苏省园林城市”“江苏省优秀管理城市”“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位居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第43位。

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突出港口引领,年中石油LNG年接卸量达到万吨,全国第一,洋口港阳光岛正加快建成全国最大的LNG能源岛,总投资亿元的金光如东产业基地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启动,桐昆集团总投资亿元的PTA项目正式签约。注重特色培育,实现风电装备制造与科技研发、转化试验、运维服务等一条链式发展,累计装机容量达到万千瓦。

改革创新方面。“放管服”改革实现从“3”到““的迈进。中天科技荣获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验收。与省高投合作设立的10亿元产业基金运行良好,拥有中天科技、亚振家具等4家本土上市企业,10家新三板挂牌企业。

基础教育方面。高考生均总分和本科上线率连续25年保持全省第一,省高考状元五度花落如东,与德国合作建立“中德职业教育培训中心”,是“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和“第一批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珠心算获得国家与世界比赛团体、个人一等奖多项次,连续18年在省少儿比赛中蝉联伯乐一等奖。

江海门户通天下宜居宜业新海门

海门靠江靠海靠上海靠南通主城.全市总面积平方公里,人口万,下辖12个区镇.拥有58公里长江岸线和25公里黄海岸线,位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以及南通建设长江经济带战略支点等多重战略叠加交汇点。

海门是全国著名的科技之乡、教育之乡、纺织之乡、建筑之乡、长寿之乡和生态之城。独特的人文底蕴和生态环境孕育了开放包容的江海文化,涌现出中国农工民主党前主席季方,著名作家林非,国丽艺术大师王个簃,“蛟龙号”副总设计师崔维成等一批政治界、文化界、科技界的精英人才。海门历来崇文重教,基础教育质量全省领先。海门民风淳朴,社会和谐,连续14次获评全国平安县市。

海门是江苏长江以北第一个全面小康达标市、苏中苏北第一个GDP突破千亿元的县级市。名列“全国县城经济百强”第15位,列江苏第7位,苏中苏北第1位。海门产业体系发达、平台载体完备,形成了集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和现代建筑、现代家纺、电子信息等“3+3”产业格局。拥有国家级开发区、省级工业园区各一个,国家级孵化器——海门科技园已成为长三角最具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地,先后建成国家级“海智基地”、欧美同学会、”留学报国基地”、国家“千人计划”创新创业基地和江苏省留学人员回国创新创业示范基地。海门现有院士工作站6家、博士后工作站11家,研究生工作站32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个、省级孵化器1个,高新技术企业家。海门人才政策优惠,先后出台了“创业海门”“人才新政10条”“人才强企10条”等一系列人才激励政策,贯穿人才引进、培育、服务各个环节。覆盖从“草根”到“顶尖”、从海归人才到普通高校毕业生及本土专家等各个层面。

启吾东疆扬帆远航

启东市是江苏省离上海浦东最近的城市,因海而生、向海而兴。陆域面积平方公里,总人口万。年,启东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应税销售、建筑业总产值均突破千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列江苏省第10位、全国第27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列江苏省第8位;全国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第21位、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第12位、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第19位。

启东是海洋经济之乡,吕四渔港是六大国家级中心渔港之一。启东市海工船舶工业园集聚了19家知名海工企业,应税销售近亿元,孕育出造岛神器“天鲲号”、希望六号深海钻探储油平台等一批大国重器。启东是电动工具之乡,产品销量占全国的60%以上。启东是建筑之乡,10万建筑铁军先后获得“鲁班奖”29个;启东是教育之乡,每年为各地高校输送优质生源0余名,从这里走出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心血管流行病学专家顾东风,菲涅尔奖获得者、量子物理科学家陈宇翱等一大批杰出人才;启东学子在国际中学生学科奥赛中共获得14金2银。启东是长寿之乡,百岁老人位。启东是版画之乡,拥有“中国版画第一院”,版画作品屡屡在国际级大奖中摘金夺银。

启东也是一座生态宜居之城,PM2.5年均浓度江苏最低,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启东的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拥有三水交汇的江海风韵、恬静淳朴的田园风光、丰富多彩的沙地风俗,江苏“第一缕曙光”、生态滩涂湿地等独特风景,恒大文化旅游城、长泰海滨城和千年渔港古镇等串珠成线,正逐步形成独具魅力的滨海特色生态旅游带。

启东的重点产业是海工及重装备、生命健康科技两大主导产业,还有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及半导体、精密机械等特色产业。目前,启东有世界强企业10家,央企11家,上市企业25家。经过近几年的优化整合,启东形成了生命健康科技城、启东经济开发区、吕四港产业协同发展区、长江口生态旅游度假区“一城三区“的空间格局,是各类产业的承载平台。

才聚江海智汇通州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位于中国东部沿海走廊与长江入海口“T”字形交汇处,东临黄海,南依长江,与苏州隔江相望,与上海灯火相邀。是清末状元、中国近代实业家张謇先生的故里。全境面积平方公里,人口.7万,辖11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1个国家级高新区和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是著名的“鱼米之乡”、“纺织之乡”、”建筑之乡”,“崇学之乡”和“平安之乡”。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亿元,规模工业总产值超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50.7%,综合实力位列全国百强区第22位,苏中苏北第一。

区位交通优越。境内铁路、高速公路、机场、码头等一应俱全,形成全方位、立体式大交通格局,是江海河联运、水陆空互通的“前沿门户”。随着沪通长江大桥通车在即,南海新机场、北沿江高铁、通州湾长江集装箱运输新出海口等一批重大项目的落地建设,必将为通州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产业基础雄厚。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家,上市企业8家。目前,通州持续发展高端纺织、现代建筑、船舶海工及配套装备等三大支柱产业,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汽车及零部件三大地标产业。

载体平台完善。重点打造六大主力平台:一是南通国家高新区,是南通唯一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积极打造“长三角北翼高新产业集聚区、江苏沿海创新服务先导区、南通现代化综合科技新城”。二是锡通科技产业园,位于苏通大桥北桥头堡,是无锡、南通跨江联动合作开发的新型产业园区。三是滨江新区,位于通州西部沿江地区,定位为生态新区、创业新城。四是南通家纺城,作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突出发展创意设计、电子商务、会展等新型业态。五是南通空港产业园,依托南通兴东国际机场,重点发展空港物流业、飞机维修配套服务业、临空型先进制造业、通用航空基地及航空培训服务等产业。六是石港科技产业园,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现代装备制造、先进纺织等特色板块。

人文环境和谐。围绕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创新智谷,通州大力弘扬“自信、包容、求实、创造”的城市精神,统筹城乡发展、完善功能配套、整合创新要素,全力打造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新通州。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生态示范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等称号。

创业生态良好。大力实施“英才计划,出台“21条”人才新政,设立产业引导基金,简政放权创业创新环境评价排名全省第二。建成超百万平方米创新载体,拥funengweilai有江海智汇园、江海圆梦谷等一批国家级、省级众创空间,推动了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和人才链的深度融合。

福地崇川宜居宜业

崇川区是南通的主城区,自古有“崇川福地”的美誉。全区总面积平方公里.人口80万,下辖10个街道、1个省级开发区,是南通市人口最密集,生产要素最集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区域。年全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达到亿元和70亿元。

崇川人居环境一流,拥有一山一水两个风景名胜区。一山即国家4A级风景区狼山,是佛教八小名山之首,佛教文化已有一千四百多年历史。一水即国家5A级风景区濠河,犹如一条翡翠项链,环城三十里,清波荡漾,自然生态和人文历史浑然天成,现代气息与传统格调相互交融。

崇川区位优越、交通便捷。苏通大桥、崇启大桥和在建的沪通铁路大桥三大过江通道,使崇川全面融入上海一小时经济圈。以崇川为中心,在90公钟的时空半径内有五座机场可以通达。区内的南通港,是全国十大港口之-,通达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多个港口。未来五至十年将有5条高速铁路穿越崇川腹地,索川将成为地区级铁路枢纽。

崇川人文底蕴深厚.是著名的教育之乡,体育强区、文博之城。清末状元张謇著行的“父教育、母实业”的思想,造就了崇川重视教育和深耕文化的优良传统。这里走出了中国著名数学家杨乐等20多名两院士及美术大家范曾等20多名艺术大师。涌现出18位世界冠军。包括7位奥运冠军,拥有包括中国第一所公共博物馆——南通博物苑在内的19座博物馆。

崇川产业基础扎实,以优势企业集群、优势产业集聚促进产业能级提升,已形成以船舶修造、装备制造、轻工食品、电子信息、现代纺织五大产业板块。同时,索川以打造辐射苏中,苏北的区域性现代服务业中心为目标,充分发挥自身城市功能集中、人才集聚等优势,大力发展以商贸流通、商务服务、科技服务、现代物流、文化旅游为重点的都市型经济。世界强美国泰森集团以及美国安克诚、香港保华集团、华润集团、台湾台塑集团、上海星浩资本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纷纷落户崇川。

百年港闸大美市北

港闸区位于南通市主城区,集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为一体,现辖四个街道和一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一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面积.2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8万人。港闸区南枕长江,与上海、苏州隔江相望,北临广袤的苏北平原,区位优越,交通便捷。随着苏通大桥建成通车、沪通铁路加快建设,港闸凭借“靠江靠海靠上海”独特的资源禀赋和水陆空交通网立体贯通的区位优势,正迈入跨越发展的高速通道,逐步成为承接上海、苏南辐射的桥头堡和贯通苏中、苏北的门户区。

“一江三河”的水运便利:外有10多公里长江黄金水道,内有通扬运河、通吕运河、九圩港运河环区而流,是华东地区通江达海、内联京杭大运河的水运交汇点。

“一站三口”的路运优势:南通火车站客运、货运站均坐落于此,宁通、沿海、宁启三条国家高速在此交汇,对内形成五横九纵道路骨架网,发展腹地全面拉开。

融入上海“一小时经济圈":沪通高铁建成后,从港闸区至上海安亭仅需38分钟到达无锡需40分钟;比邻的南通机场仅有15分钟车程,已开通至北京、深圳、台北、曼谷、大阪等多条国内国际航线。

锦绣开发区产业新高地

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南通开发区”)于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是中国首批14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位于苏通大桥北翼,地处沪、苏、通“小金三角”的中心点,距上海、苏州1小时以内车程,是南通接轨上海,融入苏南的桥头堡。辖区面积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0万,全区先后吸引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客商前来客户,累计兴办各类企业余家,其中外资企业余家,总投资亿美元,世界强跨国公司投资企业80多家。

南通开发区南依长江、东临黄海、紧邻上海,占尽“黄金海岸和“黄金水道”之利。地处中国长三角核心区域、中国沿海大通道中心位置、上海大都市核心圈,是“上海北大门”第一枢纽、中外优质资本布局和产业投资长三角的理想目的地。

目前南通开发区已经形成了水、陆、空立体式交通网络,拥有苏通长江大桥、崇启大桥、正在建设的沪通铁路大桥(公铁两用)三大过江通道:沈海、宁启、沿江高速公路及新长铁路、宁启铁路、正在建设的城际轨道交通沪通铁路遍布周边;距上海浦东国际机场2小时车程、上海虹桥机场1小时车程、南通兴东国际机场20分钟车程。

南通开发区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产业基础雄厚,已建成“5+3"特色园区,“5”即电子信息产业园、精密机械产业园,医药健康产业园,新材科产业园、装备制造产业园。“3”即能达商务区、综合保税区、品牌商业集聚区。培育形成以医药健康、精密机械,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服务外包等产业集群,经济总量超千亿:基本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成为长三角重要的现代产业高地。

南通开发区以能达商务区为核心,精心打造国际化、现代化的宜居新城。紧邻国家5A级濠河风景区、4A级狼山风景区。已建成能达中央公园、能达生态通廊、能达绿轴、老洪港湿地公园等大型“城市绿肺”,核心景观绿地面积超25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超30%。

魅力通州湾创业新港城

通州湾江海联动开发示范区地处长江入海口北翼,规划总面积.3平方公里。其中陆域.9平方公里,海域.4平方公里;行政代管控制范围面积平方公里,其中陆域平方公里,海域平方公里。规划总面积平方公里,控制范围面积平方公里,其中陆域平方公里,海域平方公里。通州湾具有江苏沿海不可多得的深水岸线、深水航道和开发腹地资源。是参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重大战略的重要载体,是江苏沿海开发承南启北的战略平台,具有“服务长三角、联动长江北、连通中西部”的重要功能。

通州湾的开发建设得到了国家、省、市的高度重视。年7月召开的江苏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明确提出“按照国际先进标准,加快通州湾海港建设”,定位打造江苏出海新通道,建设长江经济带江海联运枢纽港,南通市委十二届六次、七次全会明确提出“推全市之力开发建设通州湾”。年11月,李克强总理在通视察时提出了“以国际一流水平规划建设好通州湾港口,把通州湾建设成为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支点”的明确要求。年5月发布的《长江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规划建设南通通州湾长江集装箱运输新出海口。

开发建设启动以来,通州湾始终坚持科学发展,不断创新开发理念,围绕“以港聚产、以产兴城、产城融合、港产城一体化发展”开发思路,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推进,经过六年多的发展,城市建设已初具雏形,区域经济平稳向好、产业发展初具规模、港口开发有序推进、基础配套日趋完善,民生保障不断改善、生态环境持续提升,一座高质量发展的临港产业城正加快建成。

活力中创赋能未来

南通中央创新区(以下简称“中创区")是南通市委、市政府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创新之都的龙头工程和"科创新区"。中创区北至青年路,南至源兴路,西至通富路,东至东快速路及通盛大道,西临南通大学、中央商务区和行政中心,规划面积17平方公里。

中创区总体布局为“一带四中心”,即中央森林公园景观带和科创中心、文创中心、医学中心、会展中心。其中,科创中心是整个区域的核心,将立足南通市“3(高端纺织、船舶海工、电子信息三大重点支柱产业)+3(智能装备、新材料、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三大重点新兴产业)+N”产业体系,引领现有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新兴产业聚集发展,重点引进、培育人工智能领域的研发机构和科技型企业。主要招引对象为科研院(所)、高校科研机构(含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企业研发中心与总部、创新型科技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科技服务机构、设计与软件开发等创新创业主体。

中创区将通过5年左右的开发建设,致力打造区域科技创新引领区、沪通创新资源合作承载区、城市转型发展示范区和未来新的城市核心。

责编:张雯婷

责编:张舒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xiaoerfare.com/fryy/9418.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小儿发热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