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光,著名中医教育家,理论家,临床医学家,国医大师,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医康复学科开创者。曾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成就奖”。
郭子光出生于中医世家,后师从舅父学医三年。他临床擅长内科诸病,尤对心血管、血液、呼吸、神经、泌尿系统的某些疾病拥有丰富的经验。
27岁女性患者祝某,半月前出现受凉感冒,出现恶寒发热,四肢疼痛。医院就诊后,服用西药未见效果。现感觉心跳心累,恶心欲吐。郭子光辨证开方,患者服用一剂后症状减轻,服用两剂后痊愈。
2岁男童吴某一周前受凉感冒,出现咳嗽,流清鼻涕。未曾服药,上述症状加重,以“小儿肺炎”住院治疗。经西药抗感染治疗三天,未见明显好转。经郭子光辨证开方,患儿服用两剂后所有症状皆恢复正常,又以六君子汤调理,5天后痊愈出院。
55岁女性患者邹某,心悸,气短,头晕一月有余,一月前因头晕而晕倒过一次,医院检查诊断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室性早搏,医院建议安装人工起搏器,患者因不愿安装来郭子光处求诊。郭子光辨证施治,要求患者停服一切西药,服中药一个多月后,症状很快改善,心率迅速提高。后加减方,患者服药一月多后,病情稳定。继续巩固治疗,随访半年,病情稳定,患者逐步撤药。
郭子光不仅有精湛的医术,而且在学术上有很多影响较大的著作,如《伤寒论汤证新编》、《日本汉方医学精华》、《中医各家学说》等。他参编著作20余部,此外,他发表论文余篇。郭子光还积极推进中医国际化,曾多次应邀去日、韩等国讲学交流,发扬国粹,深受好评。
郭子光反对把养生和康复混为一谈,他认为需要把治疗措施提升到康复意义的高度,这样才能充分挖掘中医学的潜在内涵。他始终致力于中医发展战略研究,在全国率先开掘中医康复学科领域,提出创立“现代中医康复学”的框架构想。临床主张“病证结合”,提出“临证八步骤”等临证要诀,极大地丰富了中医临床理论。
郭子光不断创新中医理论,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六经方证为“病理反应层次”学说,被认为是伤寒新说;提出的“三因鼎立”学说,被认为是对中医病因发病学的经典概括;提出了创立“六经辨证新体系”作为发展伤寒学说的远景目标。“郭子光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研究”课题,被纳入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加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