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是小儿的常见症状之一。发热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它通常是其他疾病的伴随症状。儿童的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并不完善,且中医认为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较成人更容易感受邪气,出现高热等症。
该如何预防孩子发热呢?
首先,中医认为,儿童是纯阳之体,易产生内热,最易感冒发热。饮食要注意科学搭配,防止暴饮暴食、挑食、偏食。这样既能补充人体所必需的营养,又可以防止内热的产生。
当发现有内热迹象,如口臭、大便干结、舌苔黄厚时,可以吃一些助消化的中成药,如小儿化食丸、大山楂丸等,以防内热外感而发热。
第二,生活要有规律,衣着适度,根据节气变化和天气情况增减衣服。
第三,平时要经常带孩子做室外活动,如散步、慢跑、做操、爬山等。这样可以提高机体抗病能力,防止外感性发热。
第四,睡觉不要选在通风口处。人在睡眠状态下,汗孔易开,易被外邪所侵袭而致外感性发热。
一旦孩子出现了发热症状,应尽快查明发热的原因,做出明确的诊断,针对致热原进行治疗,从根本上控制发热。
如体温超过38.5℃,应采取降温措施,可采用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物理降温可以采用冰袋、温水擦浴等降温方式;药物降温可选择伤风感冒片、布洛芬等。
退热的饮食疗法有以下两个:
1.将一个苦瓜去瓤洗净后纳入茶叶,挂于通风处阴干。每次切苦瓜干5~10克,水煮或泡饮。主要用于治疗长期不规则发热。
2.将10~15克青蒿快速洗净、滤干,与1~2克绿茶共同放于茶杯中,加盖浸泡5分钟后服用。主要用于功能性低热。
需要注意的事,在孩子发热的过程中以及刚刚病愈之后,均忌食肥甘厚味。
文中知识参考自中医治未病指导丛书《治未病培育稚嫩的幼苗》,总主编郑玉玲,分册主编陈玉龙,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来源:河南省健康中原服务保障中心
供稿:融媒体部
责任编辑:杨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