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小儿发热 > 发热护理 > 正文 > 正文

必看getradic小儿发烧如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9/11 18:26:09
爸妈手册

小儿发烧怎么办?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许许多多的因素都会导致孩子发烧,其中一些是生理性的,去除诱发因素就可以缓解;另外一些是病理性的,这时候爸爸妈妈们应该怎么做呢?不要惊慌!让我们来学习一下小儿发烧的辩证与护理方法。

小儿发烧后需要辩证处理,不能针对温度想办法降温。发烧的外因有因食、因寒、因热,除了外因,也有纯粹内因的发烧,即生理性发烧。经验来说,因伤食(积食)引起的发烧,和因受寒引起的发烧居多。

小儿发烧需对症处理,如自行处理未看到好转,应及时就医。

积食发烧

积食发烧初期一般肚子烫、手心烫,肚子与后背、手心比手背温差比较大,发烧前有肠胃症状如口臭、大便不通或臭或拉肚子,或见舌苔黄腻。确诊积食发烧后建议的中成药是四磨汤口服液,并且推拿帮助排便:

积食的判断

1、闻口气。小儿口气臭(可能是酸臭或腐臭等),必定是积食。除了闻口气,家长还要留意孩子打嗝儿时候的味道,孩子打嗝时候立即凑近闻闻,有的孩子虽然平时闻没有口气,但是打嗝反出的味道具有呕吐酸臭味,这个状况比平日也有口气出现的更早,此时处理会更容易。2、观大便。大便很臭(可能是酸臭),必定有积食。积食大便不正常(不顺畅或拉稀,但都偏臭);或刚开始拉稀臭,拉几天就不臭了;或放屁特别臭;大便颜色也不正常,一般偏深如黑色。3、摸温度。看手心脚心是否比平时热。如果发烧是手心手背、肚子后背温差很大(嘴唇碰来检查),比如肚子很烫背不烫、并且手心很烫手背不烫则必定积食4、看舌苔。看是否厚腻,有些孩子舌苔虽然不厚,但是舌尖红。积食几天后舌苔会偏厚,逐渐变黄腻;舌苔黄厚一般就是已经积食至少几天了;舌苔白厚腻或黄厚腻也必定是有积食。5、看脸蛋。有没出现脸蛋发红,一边(一般是右边)偏烫;有的是在两侧出现红血丝或者白斑。6、看食欲。食欲不正常,可能是不想吃东西,也可能总是吃不饱的样子,或挑食喜肉;如果出现吐泻发热咳嗽流鼻涕等症状,想想是不是吃多吃杂后出现的。7、看睡眠。晚上睡觉不安,不停扳,爱趴睡,子时过后满床翻滚,这头翻那头,哭闹(积食必然会睡觉不安,所谓胃不和卧不安),还有磨牙的。8、严重的嗓子、扁桃体、咽喉发炎,一般开始都是发红,有化脓了变白9、喊肚子痛,大便后就不痛了,可能还要痛程度不同病程不同表现不同,不是所有这些症状都有,只有前3条有一条就能判断是积食。如果有感冒症状,并排除积食,则按感冒处理。另外屁臭也是消化问题,可怀疑积食。

积食发烧一般是持续低烧,或反复发烧,多早上降温、下午或晚上开始持续升温。积食严重的也会高烧。发烧温度高、耳朵两旁很烫的,可能烧3天后出疹。

消食导滞的药不是退烧药,是帮助排积食的,积食排了才会退烧,没排完就会反复烧,所以可推拿帮助排便。经常有妈妈以为中途退烧是好了,就恢复饮食又吃肉或水果,然后就会烧的更厉害了,所以饮食一定要注意。

受寒发烧

受寒发烧一般伴随感冒症状,即鼻涕鼻塞咳嗽,受寒比较严重的,小孩会有怕冷的表现,比如后背发凉、要多盖或多穿,大点的小孩会自己说冷。如果小孩发烧怕冷,那一般就是受寒发烧,如果不怕冷反而怕热,就是睡觉不喜欢盖,那可能是积食发烧或温病发烧。如果一会儿怕冷一会儿怕热,这种情况可用小柴胡颗粒。

受寒发烧容易高烧。如果确认受寒发烧,则所有帮助祛寒和出汗的事情都可以做,但是不帮助退烧。如果手脚不凉,晚上时睡觉基本比较安稳,白天时精神比较好,就不用处理。如果手脚凉就一定想办法弄热,否则可能烧高惊厥,弄热可以捂热,泡脚,小儿推拿可以上三关到出汗并加揉小天心,掐二扇门也可帮助出汗。发烧可以丁桂儿脐贴贴肚脐以及右脚涌泉帮助祛寒。泡脚用艾叶煮水调温度合适后泡效果更好。艾叶煮水泡脚,出微汗有效:去中药房买艾叶,家里有陈艾也可,抓一把,加水煮10分钟,滤出水,加到温水中调合适温度泡脚,泡到微汗。水温自己尝试,不要把小孩烫着。对于年龄太小的艾叶煮水泡脚如果不配合,艾叶煮水泡澡也可以。如果高烧手脚弄不热,才考虑退烧手法,如清天河水和退六腑。但不要用退烧药。

温病发烧

没有感冒症状发烧,也不是积食,则可能是温病发烧,即因外界的热、或体内的热、或二者相结而发烧。温病发烧,一般容易高烧。发烧3天后出疹的比较多,即幼儿急疹。

春天时,小儿发烧非积食,非受寒,无感冒症状,高烧,幼儿急疹的非常多,对于出疹发烧不处理就是最好的处理。幼儿急疹出疹后就不会发烧,如果是出麻疹则会还在烧,一般极少见。小儿发烧后出疹时不能吹风,最好也不要洗澡。葡萄干煮水当水喝,或葡萄干干吃,可以调补肝肾,有助于出疹发透。如果高烧,可以用三豆饮,“补中、舒肝、培养土气助木气”黄豆2把,黑豆绿豆各1把。用水泡发煮2个小时。或者不泡,高压锅煮半小时后再把豆压烂煮1小时。煮好后加可冰糖到吃起稍甜。当水饮用,一天3-4次。如果扁桃体化脓,也可用小中药炙甘草+桔梗各3-5g熬半小时,高烧加薄荷3克再熬5分钟,得90-毫升,一天3次,一次30-50毫升。

生理性发烧

即烧长,中医叫变蒸或蒸变。1岁7个月内的小儿,每隔32天都会发烧一次,这是自己生长的需要,也是生长规律使然。变蒸发烧一般是低烧,发烧时没有感冒等其它症状,耳朵凉屁股凉,可能精神欠佳。一般都是一两天内自己好,有时可能晚上低烧早上退,小孩没什么不舒服,家长根本不知道。变蒸发烧不是病,要是当病治就坏了。

小儿出生以后三十二日为一变,六十四日为一蒸,再加三大蒸,一共五百七十六日变蒸完毕。变是指性情变异,蒸是指身体蒸热。除了变蒸过快过激等特殊情况,一般无需治疗,两三天会自行缓解。每经一次情智会大变。具体安排是。32天1变,64天2变且蒸;96天3变,天4变且蒸;天5变,天6变且蒸;天7变,天8变且蒸;天9变,天10变且蒸;64天后日11大蒸;64天后日12大蒸;天后日13大蒸。日即1岁7个月内完成。

不管什么发烧

发烧时可适当增加饮水量,尤其出汗情况,但不要灌水。如果汗多,晚上睡时也可给增加,但是睡着的不要喊醒。喝温开水即可,如果发烧出汗淡糖盐水更好。

发烧是小孩子自己的事情,大人不要做任何假定以及根据自己能否承受来决定给小孩用退烧药。判断小孩自己能否承受当前的发烧的标准就是:手脚不凉,晚上时睡觉基本比较安稳,白天时精神比较好。比平时稍微黏人,或白天睡的稍微多些但不是整天都在睡也是正常的。

只要小孩能承受,不处理比帮倒忙好。常见的帮倒忙是贴冰冰贴、酒精擦拭降温,这些低于体温的东西会引入新的寒邪让发烧好的更慢,即使可能暂时退烧。

高烧时如果小孩有状况,比如全身发抖、说胡话、抽动比较频繁,可以刺血退烧。最便捷的方案是用嘴用力吸大椎附近,出痧或吸出血都有帮助,这样可以避免惊厥。

当然,不管什么样的发烧,如孩子出现以下症状,请您及时带孩子就医。

☉高热,体温超过39℃。

☉不足四个月大的婴儿发烧。

☉呼吸急促。

☉昏迷或者痉挛。

☉出疹。

☉持续呕吐,或者脖子僵直不灵活。

☉发烧持续3天以上。

推荐专家

您身边的家庭医生

张经生

副主任中医师、老中医专家

出身于中医世家,家学渊源,祖父张佩宜是“江西四大名医”,父亲张海峰教授是国内著名中医学家。

张经生自幼随父学习中医,熟读中医经典,得父中医真传。从事中医工作4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擅长运用中医经方验方治疗疑难杂症,尤其擅长于中医脾胃学说的临床研究和运用。曾主编《中国中医专家临床用药经验和特色》、《中国百名中医临床家张海峰》等论著。并多次应邀赴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参加国际中医学术会议宣读论文并获奖。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慢性胃炎、胃溃疡、慢性肠炎、支气管炎、胆囊炎、胆石症、慢性肝病、肾病及老年病等内科疑难杂症。

·END·

医院

厚德·勤业·自强·奋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xiaoerfare.com/frhl/5875.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小儿发热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