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保健?
儿童体质好坏的关键在于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儿童在日常喂养及护理当中,最容易出现消化系统疾病及感冒等,脾胃运化不好,可出现消化不良、不欲饮食、便秘等,《素问·经脉别论》中所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文中提到脾胃可向五脏六腑输布津液,脾胃健运,肺卫充实,不易受凉感冒。
0
1
『穴位贴敷』
□□□□
穴位贴敷疗法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选取相应的穴位,贴敷某些药物,通过穴位刺激疗法和药物外治法的共同作用,起到扶正祛邪、防治疾病的一种疗法。常采用的穴位有神阙、足三里等,肚脐上的穴位叫神阙穴,属任脉,具有调补元气、扶阳固脱的功效,临床上是个常用的保健要穴。因其在腹前,所以临床上经常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起到健脾消食、消积导滞等作用。
适应症:
(1)、消化系统疾病:胃痛、腹泻腹痛(慢性胃炎、慢性肠炎、胃肠消化不良)等疾病;
(2)、儿科疾病:小儿厌食、小儿保健等;
(3)、呼吸系统疾病:感冒、咳嗽、咽炎、哮喘、支气管炎等;
0
2
『刺四缝』
□□□□
四缝穴是经外奇穴,位于第2-5指掌面,第1、2节横纹中央。临床上常采用点刺方法,挑破皮肤,挤出少量黄白色透明液体或血。其具有调节阴阳平衡、提高免疫力等功效。
适应症:
(1)、消化系统疾病:消化不良、腹痛、腹胀、呕吐、蛔虫症等疾病;
(2)、皮肤疾病:湿疹、瘙痒等;
(3)、呼吸系统疾病:咳嗽、咽痛、百日咳、气喘;
(4)、消瘦、中暑、小儿发热、惊风、痛风等。
0
3
『小儿推拿』
□□□□
小儿推拿是在中医基础理论和相关临床指导下,根据小儿的生理特点,研究在其体表特定穴位或部位施以手法,以防治疾病、助长益智的一种中医外治疗法。小儿推拿常见手法捏法,主要用于脊柱,即捏脊疗法,是拇指与四指指面对称用力,连续捏拿脊柱部肌肤,自下而上,一紧一松,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常用于治疗发热、惊风、夜啼、疳积、腹痛、腹泻、呕吐、便秘等。
功效:调阴阳,和脏腑,理气血,通经络
适应症:
(1)、呼吸系统疾病:感冒、咳嗽、发热、咽炎、哮喘、支气管炎等;
(2)、消化系统疾病:疳积、腹痛、腹泻、呕吐、肥胖、消化不良、少食厌食等;
(3)、夜啼、梦呓、惊风、肌性斜颈、脑瘫、佝偻病、近视、盗汗、脱肛、湿疹、跌打损伤等;
(4)、小儿保健与预防。
长
按
关
注
长按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xiaoerfare.com/frhl/5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