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印发《四川省学校01年秋季学期开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明确暂不调整01年学校秋季学期开学时间安排。
《方案》要求,中小学校、中职学校、幼儿园和特殊教育学校开学时间由市(州)、县(市、区)教育主管部门统筹;高校按照既定校历做好疫情防控和开学准备工作,01级新生按照学校通知的报到时间报到。
《方案》还要求,各市(州)教育行政部门须在开学前一周将辖区学校开学安排报教育厅备案;各高校须“一校一案”制定秋季学期开学工作方案和疫情应急处置预案,并于开学前一周报教育厅备案。
若国内、省内疫情发生重大变化,四川将根据疫情形势和防控要求及时做出调整并进行全省统一调度。
秋季开学时间临近,校园疫情防控是重中之重。
但当前,境外疫情仍在高位运行,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德尔塔变异毒株传染性增强,国内本土疫情输入风险仍然存在,疫情防控工作需要更加细致到位。
鉴于当前国内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和学校师生量大面广、流动性强、聚集度高等特点,四川省坚持提前谋划,始终坚持把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遵循“学校疫情防控条件达不到当地疫情防控要求的不能返校;学校各项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的不能返校;有效应急预案和演练落实不到位的不能返校”的总体原则,缜密细致做好学校防控和开学准备工作,确保秋季学期师生的健康、教学的秩序和校园的安全。
师生返川返校有何要求?
川内返校措施
川外返校措施
境外返校措施
教育厅还对
开学前准备工作、
开学报到工作、
开学后防控工作
提出了具体要求:
开学前准备工作:
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坚持4小时值班值守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
周密制定工作方案“一地一策”“一校一案”
严格返校师生管理动态掌握师生健康状况和行踪情况
强化防控条件准备大力开展校园爱国卫生运动
加强应急处置演练明确防控链条各环节责任人和联系方式
分类制定教学计划科学制定突发疫情学生推迟返校的在线教学应急预案
优化校园管理模式加强关心关爱与服务保障
开学报到工作:
综合运用信息化、大数据等手段,充分利用“四川天府健康通”各功能要素赋能秋季学期开学工作。
动态掌握返川、返校师生中“黄码”“红码”人员,分类指导,妥善安置。优化报到流程,合理布局分区,避免人群聚集。
不提倡学生家长陪同学生返校,家长或其他陪同人员一律不得进入校内。
查看师生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记录,建立健全应接未接人员台账。
开学后防控工作:
科学精准做好校园常态化疫情防控
分阶段、安全有序推进加快推进1岁以上无禁忌师生群体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
教育引导师生和家长强化法律意识,履行疫情防控法定义务
成都外国语学校
你们好!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流行,我国河南、江苏、湖南等地相继出现本地病例,我省成都、绵阳、宜宾等地也出现关联确诊病例,疫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新冠病毒依然时刻威胁着我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有序开展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加快构建人群免疫屏障,是阻断新冠病毒传播,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最经济、最有效、最科学的干预措施,是“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必要举措。接种疫苗,不止是个人的事,也关乎全家健康、学校安全、社会稳定。全人群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是全国新冠病毒战役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最大限度构建国内人群有效免疫屏障有重要意义。目前,全市教职员工和高校学生主动接种疫苗,做到了应接尽接,为孩子们构筑起了第一道抗疫防线,也充分证明了我国疫苗的安全性、可靠性。为更好地构筑校园免疫屏障,最大限度维护学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按照国家和省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统一部署,全市将分时段组织开展1—17岁中小学在校学生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
第一阶段:各区(市)教育行政部门会同卫健行政部门结合当地实际,研究制定本地本校在校学生接种安排。可采取在接种机构设立学生接种专场、开辟学生接种“绿色通道”、在学校规范设置临时接种点等多种形式,加快推进疫苗接种。9月15日前完成1—17岁无禁忌症学生第一剂次灭活疫苗接种。
第二阶段:根据接种进展和各区(市)实际,查漏补缺、调整安排,确保10月15日前完成1—17岁无禁忌症学生两剂次灭活疫苗接种。
请广大家长正确认识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对于孩子自己而言是免疫、是健康;对于家长而言是对孩子的呵护、关爱;对于社会而言更是责任、是义务。请家长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教育宣传动员工作,让孩子及时主动进行疫苗接种。
为确保我校01年秋季安全、平稳开学,保障广大师生身心健康,请家长、学生认真阅读以下信息:
一、提前做好各项疫情防控工作:
1、请全体学生在开学前14天返回居住地,居家学习生活,不再出游。
、在成都外国语学校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xiaoerfare.com/bbfs/9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