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紫癜早期治宜
A活血化瘀
B疏风清热
C补气摄血
D养阴清热
E清热凉血
正确答案:E
第2题主治证中无厥逆的是
A白虎汤
B瓜蒂散
C乌梅丸
D柴胡桂枝干姜汤
E茯苓甘草汤
正确答案:D
第3题以下均属血瘀证经间期出血的病因病机,但除外
A体质素弱,复因经产留瘀,瘀阻胞络
B七情内伤,气滞冲任,久而成瘀
C感受寒邪,寒客胞宫,血为寒凝
D值氤氲之时,阳气内动,血瘀与之相搏
E瘀伤血络,血不循经
正确答案:C
第4题温经汤(《金要略》)主治证候的病因病机是
A五劳虚极
B产后血虚受寒
C冲任虚损
D下焦蓄血
E冲任虚寒,瘀血阻滞
正确答案:E
第5题珠治疗不孕症,方中川椒的作用是
A温养肝肾
B散寒止痛
C温肾助阳
D杀虫止痒
E气活血
正确答案:C
第6题以下哪项不是寒痰阻肺证的特征
A咳喘
B质稀
C难咯
D色白
E痰多
正确答案:C
第7题据《素问举痛论》,怒则气
A上
B缓
C消
D下
E结
正确答案:A
第8颗下列一项话官采用诵闪诵用法治疗
A脾虚泄泻
B肾虚五更泄泻
C瘀血所致崩漏
D肾虚小便频数
E虚实夹杂病证
正确答案:C
第9题下列那一项不是血虚产后腹痛的主要证候
A面色苍白,心悸少寐
B恶露量少,色黯不畅
C头晕眼花,大便燥结
D甚至昏厥不省人事
E产后小腹隐痛而喜按
正确答案:B
第10题五行学说认为病情较轻浅的脏病传变是
A肺病及肾
B肺病及脾
C肺病及肝
D肝病及脾
E心病及肝
正确答案:A
第11题下列那项是胸痹虚证的病机
A心脾亏虚,心脉失养
B心肾不交,水火不济
C木火刑金,肝肺失调
D肝肾阴虚,水不涵木
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A
第12题气分证之发热不恶寒,反恶热的机理是
A里热炽盛
B热灼津伤
C热盛血涌
D阳气被阻
E寒邪侵犯
正确答案:A
第13题肉瘿内治通常选用方剂是
A丹栀逍遥散
8四海舒郁丸
C海藻玉壶汤
D牛蒡解肌汤
E柴胡清肝饮
正确答案:C
第14题最早记载食之“宜子"或“无子"药物的书籍是
A《易经》
B《诗经》
C《山海经》
D《内经》
E《曲礼》
正确答案:C
第15题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者,是以下哪条经脉
A手少阳三焦经
B手太阳小肠经
C足少阳胆经
D手阳明大肠经
E足少阴肾经
正确答案:C
第16题具有藏泄互用关系的两脏是
A心与肺
B肺与肾
C肾与肝
D肝与脾
E脾与心
正确答案:C
第17题《内经》指出,对大小便不利应采用的治疗方法是
A先治本后治标
B治本
C标本兼治
D反治
E治标
正确答案:E
第18题何为广义伤寒
A一类外感热病的总称
B多种急性外感热病的总称
C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
D温热性质的外感热病的总称
E除外风寒性质的外感热病的总称
正确答案:C
第19题小儿推拿操作的顺序一般是
A先上肢,次头面,再胸腹,腰背,最后下肢
B先胸腹,次上肢,再头面,最后腰背下肢
C先头面,次胸腹,再上肢,最后腰背下肢
D先头面,次上肢,再胸腹、腰背,最后下肢
E先腰背、下肢,次头面,再上肢,最后胸腹
正确答案:D
第20题小儿“稚阴稚阳”的含义是
A小儿精、血、津液及脏腑功能均未充足完善
B小儿临床易出现阴虚阳亢及阳虚衰脱之证
C小儿形气稚嫩,易患疾病
D小儿患病传变迅速
E小儿津液及脏腑功能均未充足完善
正确答案:A
第21题儿枕痛为
A产后小便淋漓涩痛
B产后头枕部疼痛
C产后身痛
D妊娠腹痛
E产后腹痛
正确答案:E
第22题下列那项属行针基本手法
A捻转法,震颤法
B提捅法,弹针法
C震颤法,弹针法
D提插法,刮柄法
E提插法,捻转法
正确答案:E
第23题下列关于针刺补泻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捻转时,右转时角度大,用力重者为泻
B捻转时,右转时角度大,用力重者为补
C病人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为补
D病人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为泻
E出针后迅速揉按针孔为补
正确答案:B
第24题两目白晴是“五轮学说”之
A水轮
B肉轮
C气轮
D血轮
E风轮
正确答案:C
第25题证实证治法宜
A顺气开郁
B活血顺气
C开窍醒神
D行气豁痰
E和中消导
正确答案:C
第26题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
A阴阳失调
B气血不调
C脏腑紊乱
D寒热偏颇
E清浊相干
正确答案:A
第27题七情病影响脏腑气机,下述哪项错误
A怒则气上
B喜则气缓
C悲则气消
D思则气结
E恐则气乱
正确答案:E
第28题容易引起气血不通的邪气是
A风邪
B寒邪
C湿邪
D燥邪
E火邪
正确答案:B
第29题有关下列各穴的叙述,不准确的是
A定喘穴是治喘的经验穴
B肺俞穴适用于各种证型的哮喘
C膏育穴适用于各种证型的哮喘
D太渊多用于虚证哮喘
E孔最可用于痰热遏肺哮喘
正确答案:C
第30题具有通调排精和排卵作用的是
A脾的功能
B肾的功能
C心的功能
D肺的功能
E肝的功能
正确答案:E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