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小儿发热 > 宝宝发烧 > 正文 > 正文

发烧咽红不适不慎中招流感,中医会怎么治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4/12/27 10:37:10
北京看白癜风光疗费用 https://m.39.net/disease/a_s2uu5x3.html
“阿嚏......”小华数不清这是他一上午来打的第几个喷嚏了。“前两天还是生龙活虎的,怎么今天就跟蔫了似的?”小华的老师也注意到他整节课都病怏怏的,就连他平日里最爱上的音乐课,此刻的小华也好像有些提不起精神来。摸了摸小华的额头,老师这才发现小华好像是发烧了。“看这个症状可能是得了流感,最近学校很多例了。”学校的校医在检查过小华的身体状况之后,在病例单上刷刷的写下了“咽红不适、热毒袭肺、高热轻咳”等症状,而后为小华开服了一些药方,并嘱咐他回家静养,按时服药。两天后,小华的流感便有所痊愈,又恢复了那嬉皮笑脸,调皮捣蛋的样子,老师看着他也是又喜又气,但让老师较为诧异的是,为什么流感这种很是普遍却又较难治疗的病,在中医眼里看上去却好像没那么棘手?今天小妙就给大家讲讲。原因一:流感对中医而言,是“老对手”在我国早期的中医药文献中,就有记载着流感的症状、特点、和流行状况。古代人由于对中医药的认知度不够,所以彼时流感也被称之为“瘟疫”,是一种很难根治的疾病。回溯到公元年,隋朝医学家巢元方所著的《诸病源候论》对流感的是这样记载的“夫时气病者,此皆因岁时不合,温凉失节,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者,多相感易。”到了明清时代,中医温病学理论与实践相对成熟,对多种急性传染病、感染性疾病的病变规律、诊断方法都有系统的防治认识,中药学对于流感的诊治不断充实。公元年,清代医学家吴鞠通在《温病条例》一书中,创立出“银翘散”。由于其显著的功效,成为了近代治疗流感的主要方剂。不难看出,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古人对于流感的认知也在一点点的进步中,这也使得流感逐渐不再是顽疾,也不再是那个让人避之不及的“魔鬼”。原因二:中医防治流感有六个要诀在长期与“流感”的斗争中,中医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同时也总结出了对抗流感的“孙子兵法”,于他们而言,中医将防治流感的重点放在了六个要诀上,它们分别是:1)辨证论治中医药防治流感和治疗其他疾病一样,必须针对患者进行个性化治疗,流感患者由于年龄、体质、性别、患病季节等个体差异,一定要辨证论治,以“人”为核心,治病调人。2)抗击病毒流感是一种病毒感染疾病,治疗药物因重点选择有抗流感病毒功能的药物,治病求本,因从病源出发。3)清除内火不少流感患者往往体内蕴含内火,患者时常表现有发热、咽喉肿痛、大便秘结等症状。所以治疗流感应重视机体的内火清除。4)宣肺润燥冬春季节,主干冷,因此在治疗中应重视寒散宣肺润燥的法则。5)扶正祛邪中医药治疗感冒,不但能有效治疗,还会注意调理患者的整体情况,扶正祛邪,改善体质,提高免疫功能。6)发散外邪在中医看来,流感中的诸多症状都是由外邪所起,如风寒外邪引致鼻塞、流涕、咳嗦等症状。所以中医治疗必须重视发散外邪。原因三:中医的对症入药是针对流感的“必胜法宝”了解防治的重点后,中医将“辨证论治”这一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针对不同病症的病人,对症入药会让流感无处遁逃。国家卫计委组织也为中医药在流感上的治疗效果正名,他们给大家带来了不同症状的治疗方案。一、轻症辩治·风热犯卫症状:轻微发热或无热、咽喉不适、轻咳少痰、无汗。舌质红、舌苔薄。治法:疏风解表,清热解毒。基本方药煎服:银翘散合桑菊饮·热毒袭肺症状:高热,咳嗽,痰粘咳痰不爽,口渴喜饮,咽痛,目赤,舌苔黄或腻。治法:清热解毒,宣肺止咳。基本方药煎服:麻杏石甘汤二、重症辩治·毒热壅肺症状:高热不退、咳嗽重、少痰或无痰、气短、头身痛、伴有心悸。治法:解毒清热、泻肺活络。基本方药煎服:宣白承气汤·毒热内陷,内闭外脱症状:神志昏迷、口唇爪甲紫暗、呼吸浅促、胸腹灼热、四肢厥冷。治法:益气固脱,清热解毒。基本方药煎服:参附汤以上方子对流感特有功效,但针对某些人群需要注意:1、妊娠期妇女发病,治病与安胎并举,应注意剂量。2、小儿用药应根据儿科规定调整剂量,无儿童适应症的中成药不能给儿童食用。年关将至,寒风凛冽,希望小妙总结的中医疗法能让大家安然渡过寒冬。参考资料:[1]《中医药治疗流感》.现代中医药[J].年[2]《中医药防治流感六要诀》.开卷有益:求医问药[J]..11[3]《中医治疗流感最新方案》.健康指南:中老年[J]..02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xiaoerfare.com/bbfs/128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Copyright © 2012-2020 小儿发热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